四念住內觀 毗婆奢那禪修 / 01273威臘瑪拉 禪師

01273.如果我們在修行上有一點點的理解,那麼當實相生起時我們就能夠看到它,這智慧將會為我們指引明道。在修習中我們還沒有徹底的領悟,只是理解了少許的現象,所以我們不能夠自滿停滯不前。

雖然我們理解了一些現象,但是愚癡的本性還是會出現的;當智慧存在的時候我們自然會理解,愚癡就會在這時候消失。我們知道自己有多少的智慧,也知道自己還有多少的愚癡,我們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觀照的目標。所以我們應該持續的修習,時時刻刻看到自己身心正在發生的事情。

002.佛陀在菩提迦耶證悟之後,他想: 「這是極微妙的法,我無法以言語傳述我所發現的法,所以我不教導法,要終生坐在菩提樹下享受這極微妙的法。」這對一個修行者而言,離群索居而不去理會世間人的問題,是個非常誘人的想法。

而當初佛陀這樣想的時候,他發現蓮花有的在水中,有的正在浮出水面,有的已經離開了水面。他想一定有人能夠了解這極微妙的法,那些眼中只有微塵的人一定能夠了解。所以佛陀教義的目的是在渡化那些眼中只有微塵的人,佛陀當初並不認為這會變成一個普遍受大眾歡迎的教義。所以佛法是在渡化有因緣的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這極微妙的法。


原始佛法在台灣很難有被接受的空間,因此願台灣人有因緣得此佛陀的智慧,永離煩惱的繫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