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住內觀 毗婆奢那禪修 / 01271威臘瑪拉 禪師

01271.如果我們只修習定力,我們只能有覺知的能力;無法真實的覺察到自己身心的實相,因而我們的身心無法得到自在。因為只有定力我們是不知道有多少事物正在發生,所以我們也不知道身心會在多大的程度上得到放鬆,因身心在深層的裡面一直都有更微細的煩惱存在,我們的愚癡一直在那裡。

只要我們的智慧不存在,愚癡就會在那裡;我們只有在當智慧生起的時候,愚癡才會消失。當我們看不到內心有多少的自我執著,智慧當下就不存在了,愚癡就會立即生起並且遮蔽我們的心。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雜阿含經】- 大正藏270)(【南傳相應部】- S.22.102)

世尊告諸比丘: 「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譬如田夫,於夏末秋初,深耕其他,發荄、斷草。如是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譬如比丘! 如人刈草,手攬其端,舉而抖擻,萎枯悉落,取其長者。如是比丘! 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譬如菴羅果著樹,猛風搖條,果悉墮落。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譬如樓閣,中心堅固,眾材所依,攝受不散。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譬如一切眾生跡,象跡為大,能攝受故。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譬如閻浮提,一切諸河悉赴大海,其大海者最為第一,悉攝受故。

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譬如日出,能除一切世間闇冥。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譬如轉輪聖王,於諸小王最上、最勝。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諸比丘! 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若比丘於室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對於今生的生命已經不再後悔,因為已經了知生命的現象是無常(苦)、無我、寂滅;一切都只是緣起緣生、緣起緣滅,沒有一個真實永恆的「我」存在。知道現在當下所擁有的生命只是「法」的現象,因此不再執著於生命如何的變化,因為它的一切都只是因緣和合的現象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