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住內觀 毗婆奢那禪修 / 01262威臘瑪拉 禪師

01262.每次當我們的煩惱生起的時候,覺知的心需要立即知道煩惱生起以及理解煩惱的活動。我們的內心準備好修習,目標自然就會出現;充分的去理解煩惱為何生起,這就是一種智慧的開展。

所以當我們有非常好的連續覺知的時候,我們會充分的覺知到觀照的目標,這時應該觀照情緒直到煩惱平靜下來或者止息。如果我們的心直接去觀照目標,而不去想其他的事情,我們的心會有效的平靜下來,但如果這沒有如理作意的平靜,智慧是不會生起的。

170.現觀四聖諦的過程中,南北傳佛教的修行過程有些不同。說一切有部以為現觀的過程一定要有次第,因此十六行相的次第在加行位中思惟四聖諦,漸漸的「離」或「害」十六行相,而實現見道的過程。

南傳佛教是思惟「無常、苦、無我」而實現見道,但他們的修行過程並沒有系統的思惟四聖諦,也沒有次第的觀四聖諦個別的行相,只是直接思惟無常、苦、無我而實現見道。在見道之前,必須先實現世間觀最高的智慧,才能實踐現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