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輪觀音-青岸渡寺 / Sam Liu魔王


西國三十三所第一番
青岸渡寺
本尊:如意輪觀音
秘佛開帳時間:4月第二個星期日、2/3節分會、8/17

導演李安曾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只是你沒有上去過。」
同樣的,「每個"觀音粉"心中都有一座補陀落山,只是你沒有上去過。」
但沒上去過沒關係,我們可以假裝上去過XD
所以印度有了Papanasam、中國有了浙江普陀山、西藏有了布達拉宮,日本則是熊野那智,而青岸渡寺正是熊野那智觀音信仰的中心。

為何日本人將熊那智認為是觀音的補陀落山淨土呢?
這是因為此地自古為深植日人民心之「熊野權現」信仰發源之地,
隨著神佛習合的開展,到了平安末期的《熊野權現緣起譚》將原來的自然信仰轉化成有形象的佛菩薩……
熊野本宮大社=大齋原櫟木(木)=阿彌陀佛。
熊野速玉新宮=琴引岩(石)=藥師如來。
熊野那智青岸渡寺=那智瀑布(水)=千手觀音。

當然,這是古人的想像,但也不無道理……
各位試想一下,當你從青岸渡寺的那智瀑布,從下向上仰望133公尺高巨瀑傾洩直下,形成一道永續的銀白光芒,是不是如同身穿白衣的觀音化現?
除此之外,這巨瀑更是紀州的漁民歸港的最佳指標與心靈安慰……

「看呀,那智的觀音正目送我們出海與迎接我們歸港!沒毛病^^」

這也難怪為何那智的青岸渡寺會成為日本重要的觀音聖地之一了!

而青岸渡寺的建立時間,據寺方資料顯示始於四世紀時,有位從印度來的「裸型上人」在此地修行,並於瀑布中感得一尊大小約24公分的如意輪觀音,於是便將祂供奉於此處。

印度來的裸型上人?這也跑太遠了吧?
又為何必須是裸型?難道不能好好穿衣服?
我想這可能與《大唐西域記》中形容的:「布呾洛迦山(補陀落山)……其有願見菩薩者,不顧身命,厲水登山,忘其艱險,能達之者,蓋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請見,或作自在天形,或為塗灰外道,慰喻其人,果遂其願。」

文字中的「塗灰外道」=「裸型上人」,是代表著觀音的示現呢。

之後過了200年,又有位生佛上人來此修行,並夢到裸型上人指示奉拜如意輪觀音,於是便再造一尊新的如意輪觀音,並將當初第一尊的觀音內置其中。

有意思的是,如意輪觀音的相關經典,中國是直在唐代才譯出,
那如意輪觀音有可能在四世紀就出現在日本嗎?
嘛……不過,管他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觀音也是,啥時來的不重要,重點是靈不靈?
那青岸渡寺的觀音靈嗎?
超靈!而且還特愛聽人講解般若心經呢!

《元亨釋書》:
1、興福寺的仲算法師曾於安和二年在熊野山那智瀧下講般若心經。「忽現千手千眼之像。講已昇岩上。自此不見。」

2、興福寺的真義法師在行腳之時路過那智瀑布,忽然腳腫的像麵龜般寸步難行,後來進到青岸渡寺休息腳卻瞬間消腫?
法師以為沒事了,於是起身準備繼續行腳,結果才剛走出去腳又腫了?

「李組長眉頭一皺發現案情並不單純……」

真義法師心想,看來是觀音有任務要交代我?
於是到瀧下講般若心經。並私念「神若歆講,乞見祥異。」
觀音菩薩連忙打出廬山昇龍霸表示讚許,「于時瀧水逆流,眾人無不感嘆。」

另外當初的文覺上人也曾在那智瀑布下修水行,一度被猛烈而下的水勢擊暈過去,還好不動明王派童子來幫CPR,終成一代宗師,
才有之後鼓舞源賴朝推翻平家政權,成就了鎌倉幕府的偉業。

而說到青岸渡寺,
遙想本王去年九月冒著颱風前夕淋雨上山的狼狽模樣,
今年再度來訪,天氣那真是給力多了^^
在這也誠心建議有心要巡禮西國三十三所的朋友們,
不妨在此休整休整,吃吃霜淇淋維持好心情,看看瀑布享受一下負離子……

迷之音:「ㄟ,這巡禮才剛開始就休整?會不會過太爽呀?」

切,菜比八!讓剛晉升為「西國三十三學長」的我來告訴你……
第一番青岸渡寺是很爽沒錯,
但第二番的紀三井寺可是距離青岸渡寺有120公里呀!
一路上舟車勞頓先不說……
等到了紀三井寺,那231段的急陡石階正準備給你震撼教育呢!
所以死菜鳥,有冰能吃就快吃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