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沒有土地公?葉華夜叉  / 魔王Sam Liu


當然有!!
只是魔王如果將祂的本體說出來,大家可能會嚇到吃手手XD

記得《增一阿含經》中記載彌勒菩薩下生時的雞頭城有段話是這樣的:
「城中有龍王名曰水光,夜雨澤香,晝則清和。是時,雞頭城中有羅剎鬼名曰葉華,所行順法,不違正教,伺人民寢寐之後,除去穢惡諸不淨者,又以香汁而灑其地,極為香淨。」

嚴格來說,這段經文中的羅剎鬼應該指「夜叉」,
對,就是男人用來形容女人兇悍,潑辣「母夜叉」的那個「夜叉」!
所以原來在早期的佛教經典中,土地公竟然是羅剎夜叉之類的鬼神?

如果你覺得土地公與夜叉實在太難兜在一起,
而且《增一阿含經》中的葉華夜叉看起來比較像是維護市容的清潔大隊,
不是一方保境的土地公?
那我們再從《毘奈耶雜事》對鬼子母她老爸的形容,就看的一清二楚了……

「佛在王舍城竹林園住。時此城內於一山邊,有藥叉神而為居止名曰娑多,此常擁護影勝大王、中宮妃后、王臣、宰輔及諸人眾。由彼力故,王及諸人悉皆安樂,時降甘雨苗稼善成,華果泉池在處充滿,常無飢儉乞求易得。諸有沙門婆羅門、貧窮孤獨、商估之類,悉皆來湊摩揭陀國,時此藥叉亦皆覆護。」

同樣的,鬼子母她夫家,則是摩揭陀國北方健陀羅國的土地神:
「是時北方健陀羅國,復有藥叉名半遮羅,恒住於彼亦常能擁護,令彼國中安隱豐樂,與摩揭陀境事無差異。」

這代表各國的土地(夜叉)神各自不同,
然後摩揭陀國就是鬼子母她老爸「娑多夜叉王」罩的!
文中說因為娑多夜叉王福德力大的緣故,王舍城才能土地豐饒。

也就是說,一方土地的興盛與否取決於夜叉神的神力,
換言之,如果你的國土貧瘠就是你家夜叉不夠力!!
這也說明了為何當初淨飯王在悉達多太子一出生時,立馬帶著他去給自家國土的夜叉神摸頭嘛!

「迦毘羅城有夜叉神,名舍迦嚩馱曩,若諸眾生所有男女初生之後,將詣神廟令拜夜叉求其守護。」

這情況倒是有點像台灣民間給土地公當乾兒子,求香火袋一樣呢!

巧的是,佛教傳入漢地後,雖然土地公的設定是延續民間傳統,往往是當地善人或有功之人死後升任,並非如佛經中敘述的夜叉:
《餘冬序錄》:「爵尊德尊齒尊之人。往往沒而得祭於里社。俗謂土地神是也。里人或為之立廟。」

但寺院除了「境主伽藍」外,也會用「土地龍神」這一名詞來形容護衛一方的地居善神。《景德傳燈錄》:「父母放汝出家。十方施主供汝衣食。土地龍神護汝。也須具慚愧知恩始得。莫孤負人好。」

沒想到「土地龍神」還真與佛經中的神靈設定相呼應!
因為夜叉族與龍族算是樓上樓下的好鄰居,所以好朋友往往正是龍王呢!
《毘奈耶雜事》:「爾時得叉尸羅國,有舊住龍王名㗨羅鉢,長夜希望何時得見世尊出世?時彼龍王有一親友藥叉名曰金光。」
《菩薩本行經》:「於是龍王有親友夜叉,名曰不那奇。」

而且在漢傳佛寺中設土地堂的案例也不少呢……
例如我們圓光禪寺禪堂後方就有寺方立的土地堂,
又《禪林象器箋》記載:浙江徑山寺的土地神名為「靈澤龍王」。
雪峰寺的土地神名「松山」。
嘉興府興聖寺土地神名「千聖小王」。
而四川長蘆寺的土地神就更好玩了,竟然半夜跑去向住持和尚毛遂自薦要當土地神?但在經過住持登和尚面試後,卻被打槍?

原來是登和尚覺得以這位土地神剛烈的個性,可能住眾會被祂"噹"到美丁美當!
於是這位土地神眼都不眨,二話不說直接將一條手臂卸下來,當場立誓:「不見僧家過!」這才成功找到工作。
有趣的是,從此之後這位土地神的泥像永遠少一隻手臂,就算後人為祂添補,手臂都會馬上掉下來XD

所以說好夜叉不但能照顧我們的生活,其實也算是佛教的護法善神。
但如果魔王說了那麼多,你還是覺得夜叉「長的醜不是你的錯,可是出來嚇人就是你的不對!」
認為祂與土地公劃不上等號,那也沒關係……

OK,正所謂「山不轉路轉」,
看看夜叉女……那個顏值與身材簡直逆天!
以後咱們就男夜叉OUT!女夜叉IN!改拜土地婆好了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