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生大師--激勵心靈修持的開示(卡千的措嘉)


因于芸芸眾生,特別是藏地人民的福德之故,依怙主文殊師利化現為佛法之王赤松德贊。因為受到請求建造「圓滿無盡願」的桑耶寺,並立志在西藏弘揚佛法之故,赤松德贊國王邀請了阿闍黎菩薩,並領受菩薩戒以展現應發起覺醒之菩提心的需要。

為了向世人展現覺醒心的圓滿成熟與解脫,國王邀請了烏迪亞納的蓮花生大師前來給予灌頂,並將修道與修證引至最圓滿的境界。為了展現傳揚和興盛佛法的需要,國王邀請了班智達無垢友前來轉動因乘和果乘的法輪。

為了展現正覺身、語、意之法教的究竟遍滿和任運圓滿,國王建造了威德莊嚴的桑耶寺「圓滿無盡願」,並舉行開光典禮和授權的儀式。如此,國王在西藏弘揚了佛法,使經教與密續的法教和修持如同朝陽般燦然普照。

尤其特別的是,名為蓮花生的偉大持明者——佛三身的勝妙化現,由於願力和悲心之故來到了西藏。蓮花生大師駐留西藏期間,給予了赤松德贊王、其他根本弟子,以及所有具福者無數的甚深廣大口訣教授,幫助他們成熟、解脫。在蓮花生大師賜予我,卡千的措嘉無數的口訣教授之中,我在此寫下所有權宜不了義之教法,彙編為激勵心靈修持的開示。馬哈卡魯尼卡撒瑪悌阿。

● 蓮師說道:措嘉,我們應該修持能從輪迴中解脫的法教 ! 如果不這麼做,便很難得到閒暇圓滿的人身。

閒暇圓滿的人身有多麼難得 ? 就好比將一粒豌豆丟向寺院牆面,要豌豆粘在牆面上一般難;也好比烏龜恰好伸頭穿過漂浮在大海中的木軛環一般難;又好比試圖將芥子投入直立針的針孔一般難。

這麼困難的原因是,若說六道眾生好比一堆穀物,地獄道、餓鬼道與畜生道的眾生就好比穀物的下一半,阿修羅是上一半,而天人和人類則只是最頂端的一小丁點兒。比起投生為他道有情眾生的可能性來說,要得到人身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措嘉,試著數數六道有情眾生到底有多少 !

● 蓮師又說:措嘉,即使在這麼難得的情況下,你仍因過去的福德而成功獲得了人身,但你若沒有健全的感官(六根不全),是耳聾、眼盲或口啞的話,要修持佛法還是很困難的。如果你投生在文明極為落後的國家,也沒有機會修持神聖的佛法。如果投生在一個主張虛無邪見的異教徒家庭中,你也不會入門學習佛陀教法。

如今我們已誕生在南瞻部洲這片佛陀教法住世的文明土地上,我們獲得了極為難得的珍貴人身,而且在感官仍舊完好健康之時,值遇殊勝崇高的上師,並能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可以進入佛門學習佛陀言教、修持神聖佛法、與僧伽為伴。假若此時尚且不實修能帶來解脫和證悟的佛法,便會虛擲這個珍貴的人身。

已入寶島,莫空手而回;尋著無盡寶,莫僅是渴求而空徘徊 !

我們應趁著擁有船筏時,橫渡海洋,切莫白費這人身之船。現在就是將輪迴涅槃分開的時候了,要歡喜地努力修行 !

現在就是快樂和苦痛的分際點,莫要替自己製造任何悲劇不幸 !

現在就是離開高低起伏的道路的時候了,莫要跳進下三道的深淵中 !

現在就是表現明智或愚蠢之差別的時候,莫要愚蠢地喃喃自語或死盯著看 !

現在就是累積永恆資糧的時候,莫要讓自己庸庸碌碌、空手而返 !

現在就是看出誰是偉人、誰是卑鄙小人的時候,莫要在名利之中尋求證悟 !

現在就是看出誰是善人、誰是惡者的時候了,捨棄你的世俗追求吧 !

當下此刻就好比百天之中的一頓飯而已,不要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蹉跎 !

現在就是一刻懈怠將會帶來長久持續果報的時候,要歡喜地努力修持 !

現在就是一年堅毅換來未來多生快樂的時候,要持之以恆地修持佛法 !

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

● 蓮師又說:措嘉,我們無從得知這個珍貴難得的人身,到底明天或後天會死去,因此莫作長久住世計 !我們不確定這個借自四大的身體何時會破敗分解,因此不要過度寵愛珍視這個身體 !

出生之後,必定走向死亡,因此要將訓練自己熟悉無生本性當作一生職志 !

相遇之後,必定走向分離,因此要斷除對友伴的貪著 !

積聚之後,必定走向耗盡,因此要放下執著,慷慨佈施 !

建造之後,必定走向毀壞,因此不要離開山居閉關 !

貪欲和野心只會為你帶來痛苦,因此要放下你的渴望 !

迷妄的經驗只會帶來迷惘,因此要徹底摧毀二元的感知 !

若能如此,你將會永遠快樂——聽從益言的人啊 !

  

● 蓮師又說:措嘉,我已經將這些建言告訴了所有人,但沒有人真正聽從。當死神伸出魔爪撲向你時,就沒有解脫的機會了。那些不修持佛法的人。臨終時終將懊悔自己沒有把握機會。

年復一年、月複一月、日復一日,時間一秒也不駐留地飛逝,此生就如此一時一刻不停頓地耗盡了,然後,我們便一命歸陰。四季仍持續著,但是你的生命不待,消殞而去。

看著日日、月月、年年的時光荏苒而去,一步步逼近死亡,你難道不會感到絕望嗎 ? 每個人都會毫無預警地倏然死去,你怎能滿足於此?當死亡到來之時,子孫和財富毫無用處,你怎能滿足於此 ? 伴隨你的,除了善行和惡行之外,什麼都沒有,你怎會如此有自信 ?

不把對堅固實相和常見之執著斬斷的人,多麼無知!

● 蓮師又說:措嘉,在不自由的狀態中,連人身都得不到,更別說去修持佛法、證得解脫了 !

現在我們有力量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然而人們卻總說自己無法運用佛法。即使得到了暇滿人身,他們還是說自己沒空作心靈修持;他們完全可以為了衣食而奴役自己,對於修持神聖佛法卻說自己連一年的時間都沒有;活在輪迴庸碌忙亂的塵囂中毫不疲倦,卻說自己承受不了佛法修持的一丁點兒艱困;能夠不斷忍受痛苦的經驗,卻說自己沒空花上一個夏天或冬天的時間來享受心靈修持的快樂。

那些漠視佛法的人,似乎不想要快樂 !

● 蓮師又說:措嘉,要趁著青春年少,努力投入心靈修持,這點非常重要。

等到垂垂老矣才想聽聞佛法,你的耳朵可能已經聽不到了;你也許想要讀書學習,但注意力已經遲鈍,記憶力也退失了;你也許想要走向佛法,但身體已經走不了或坐不住了;你也許想要修持,但是四大的能量已經衰退,且無法保持專心;你或許想要佈施你的財產,但財產卻被他人所控制,你無法作主;你或許樂意承受修行的艱困,但你的體質卻已無法承受壓力。

若是讓上師和法友感到不歡喜,晚年到來時,你也許想要修行卻已經不能修行了,那時你會這麼希望:「年輕時若是有這樣的意願該有多好 !」但這麼希望也沒用了。能夠投入心靈修持的時候卻不去做,現在後悔為時已晚。

青壯時期對佛法修持毫無興趣的人,無異愚人 !

● 蓮師又說:措嘉,在修持解脫的佛法時結婚、過著家居生活,就像是被束縛在緊固的鎖鏈中,不得自由;你或許想要逃走,然而你已經身陷輪迴地牢,逃脫無期;你或許已經感到懊悔,然而你已沉沒在情緒的泥沼中,無法脫身。

如果你有了孩子,他們或許很可愛討喜,然而卻是把你捆綁在輪迴中的樁柱;如果你沒有孩子,無法傳宗接代的憂慮甚至更令人苦惱。如果你擁有財產,在畜牧及農忙間疲於奔命,你便不會有閒暇來修行佛法;如果沒有財產,飲食匱乏所帶來的痛苦與掙扎甚至更令人苦惱。

如果有僕從與員工,你便完全甘於當個忙於經營管理的奴隸;如果不是這樣,缺乏權力便讓你為他人所控制,沒有修行佛法的自由,這麼一來,你的今生及來世都被破壞了。

總而言之,成家立業、過著家居生活的人,只會讓自己陷入苦惱的泥沼,這樣是沒有機會走向解脫的 !

  

● 蓮師又說了:措嘉,世間的歡樂極為無常易變,然而你若能修持神聖佛法,你的快樂便會長長久久。

世間的財富既短暫又片刻易失,然而你若能持續積聚資糧,你便是真正富有的。投身惡行的人是多麼無知,而行善的人卻是明智的。把自己交付給具義教法的人們是多麼高貴可敬,而追求無意義的名利的人們又是多麼短視、不道德。世俗名聲及物質利益是苦痛的家戶主,而聖者則是一生證得佛果的人。

戀執這個世間的人,根本得不到脫離輪迴的良機 !

  

● 蓮師又說:措嘉,煩惱會因情境不同遇緣而生,因此,逃離貪嗔之地吧 !

障礙皆因散亂放逸而起,因此,要追隨殊勝的上師,有如遵循藥方一般。此生的窮困與不幸皆肇始于過去的行為,因此,要住于無人的僻靜處。惡行會因情境之故遇緣而造,因此,要像避開毒藥一般,遠離不好的友伴。陷阱是由錯誤的見解引起,因此,要敞開心胸去學習和思維。

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趁著還有能力避開輪迴的惡趣,努力去獲得證悟吧 !

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

因于芸芸眾生,特別是藏地人民的福德之故,依怙主文殊師利化現為佛法之王赤松德贊。因為受到請求建造「圓滿無盡願」的桑耶寺,並立志在西藏弘揚佛法之故,赤松德贊國王邀請了阿闍黎菩薩,並領受菩薩戒以展現應發起覺醒之菩提心的需要。

為了向世人展現覺醒心的圓滿成熟與解脫,國王邀請了烏迪亞納的蓮花生大師前來給予灌頂,並將修道與修證引至最圓滿的境界。為了展現傳揚和興盛佛法的需要,國王邀請了班智達無垢友前來轉動因乘和果乘的法輪。

為了展現正覺身、語、意之法教的究竟遍滿和任運圓滿,國王建造了威德莊嚴的桑耶寺「圓滿無盡願」,並舉行開光典禮和授權的儀式。如此,國王在西藏弘揚了佛法,使經教與密續的法教和修持如同朝陽般燦然普照。

尤其特別的是,名為蓮花生的偉大持明者——佛三身的勝妙化現,由於願力和悲心之故來到了西藏。蓮花生大師駐留西藏期間,給予了赤松德贊王、其他根本弟子,以及所有具福者無數的甚深廣大口訣教授,幫助他們成熟、解脫。在蓮花生大師賜予我,卡千的措嘉無數的口訣教授之中,我在此寫下所有權宜不了義之教法,彙編為激勵心靈修持的開示。馬哈卡魯尼卡撒瑪悌阿。

● 蓮師說道:措嘉,我們應該修持能從輪迴中解脫的法教 ! 如果不這麼做,便很難得到閒暇圓滿的人身。

閒暇圓滿的人身有多麼難得 ? 就好比將一粒豌豆丟向寺院牆面,要豌豆粘在牆面上一般難;也好比烏龜恰好伸頭穿過漂浮在大海中的木軛環一般難;又好比試圖將芥子投入直立針的針孔一般難。

這麼困難的原因是,若說六道眾生好比一堆穀物,地獄道、餓鬼道與畜生道的眾生就好比穀物的下一半,阿修羅是上一半,而天人和人類則只是最頂端的一小丁點兒。比起投生為他道有情眾生的可能性來說,要得到人身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措嘉,試著數數六道有情眾生到底有多少 !

● 蓮師又說:措嘉,即使在這麼難得的情況下,你仍因過去的福德而成功獲得了人身,但你若沒有健全的感官(六根不全),是耳聾、眼盲或口啞的話,要修持佛法還是很困難的。如果你投生在文明極為落後的國家,也沒有機會修持神聖的佛法。如果投生在一個主張虛無邪見的異教徒家庭中,你也不會入門學習佛陀教法。

如今我們已誕生在南瞻部洲這片佛陀教法住世的文明土地上,我們獲得了極為難得的珍貴人身,而且在感官仍舊完好健康之時,值遇殊勝崇高的上師,並能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可以進入佛門學習佛陀言教、修持神聖佛法、與僧伽為伴。假若此時尚且不實修能帶來解脫和證悟的佛法,便會虛擲這個珍貴的人身。

已入寶島,莫空手而回;尋著無盡寶,莫僅是渴求而空徘徊 !

我們應趁著擁有船筏時,橫渡海洋,切莫白費這人身之船。現在就是將輪迴涅槃分開的時候了,要歡喜地努力修行 !

現在就是快樂和苦痛的分際點,莫要替自己製造任何悲劇不幸 !

現在就是離開高低起伏的道路的時候了,莫要跳進下三道的深淵中 !

現在就是表現明智或愚蠢之差別的時候,莫要愚蠢地喃喃自語或死盯著看 !

現在就是累積永恆資糧的時候,莫要讓自己庸庸碌碌、空手而返 !

現在就是看出誰是偉人、誰是卑鄙小人的時候,莫要在名利之中尋求證悟 !

現在就是看出誰是善人、誰是惡者的時候了,捨棄你的世俗追求吧 !

當下此刻就好比百天之中的一頓飯而已,不要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蹉跎 !

現在就是一刻懈怠將會帶來長久持續果報的時候,要歡喜地努力修持 !

現在就是一年堅毅換來未來多生快樂的時候,要持之以恆地修持佛法 !

我心中總是對那些空手離開此生的眾生們,感到無限憐憫啊 !

● 蓮師又說:措嘉,我們無從得知這個珍貴難得的人身,到底明天或後天會死去,因此莫作長久住世計 !我們不確定這個借自四大的身體何時會破敗分解,因此不要過度寵愛珍視這個身體 !

出生之後,必定走向死亡,因此要將訓練自己熟悉無生本性當作一生職志 !

相遇之後,必定走向分離,因此要斷除對友伴的貪著 !

積聚之後,必定走向耗盡,因此要放下執著,慷慨佈施 !

建造之後,必定走向毀壞,因此不要離開山居閉關 !

貪欲和野心只會為你帶來痛苦,因此要放下你的渴望 !

迷妄的經驗只會帶來迷惘,因此要徹底摧毀二元的感知 !

若能如此,你將會永遠快樂——聽從益言的人啊 !

  

● 蓮師又說:措嘉,我已經將這些建言告訴了所有人,但沒有人真正聽從。當死神伸出魔爪撲向你時,就沒有解脫的機會了。那些不修持佛法的人。臨終時終將懊悔自己沒有把握機會。

年復一年、月複一月、日復一日,時間一秒也不駐留地飛逝,此生就如此一時一刻不停頓地耗盡了,然後,我們便一命歸陰。四季仍持續著,但是你的生命不待,消殞而去。

看著日日、月月、年年的時光荏苒而去,一步步逼近死亡,你難道不會感到絕望嗎 ? 每個人都會毫無預警地倏然死去,你怎能滿足於此?當死亡到來之時,子孫和財富毫無用處,你怎能滿足於此 ? 伴隨你的,除了善行和惡行之外,什麼都沒有,你怎會如此有自信 ?

不把對堅固實相和常見之執著斬斷的人,多麼無知!

● 蓮師又說:措嘉,在不自由的狀態中,連人身都得不到,更別說去修持佛法、證得解脫了 !

現在我們有力量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然而人們卻總說自己無法運用佛法。即使得到了暇滿人身,他們還是說自己沒空作心靈修持;他們完全可以為了衣食而奴役自己,對於修持神聖佛法卻說自己連一年的時間都沒有;活在輪迴庸碌忙亂的塵囂中毫不疲倦,卻說自己承受不了佛法修持的一丁點兒艱困;能夠不斷忍受痛苦的經驗,卻說自己沒空花上一個夏天或冬天的時間來享受心靈修持的快樂。

那些漠視佛法的人,似乎不想要快樂 !

● 蓮師又說:措嘉,要趁著青春年少,努力投入心靈修持,這點非常重要。

等到垂垂老矣才想聽聞佛法,你的耳朵可能已經聽不到了;你也許想要讀書學習,但注意力已經遲鈍,記憶力也退失了;你也許想要走向佛法,但身體已經走不了或坐不住了;你也許想要修持,但是四大的能量已經衰退,且無法保持專心;你或許想要佈施你的財產,但財產卻被他人所控制,你無法作主;你或許樂意承受修行的艱困,但你的體質卻已無法承受壓力。

若是讓上師和法友感到不歡喜,晚年到來時,你也許想要修行卻已經不能修行了,那時你會這麼希望:「年輕時若是有這樣的意願該有多好 !」但這麼希望也沒用了。能夠投入心靈修持的時候卻不去做,現在後悔為時已晚。

青壯時期對佛法修持毫無興趣的人,無異愚人 !

● 蓮師又說:措嘉,在修持解脫的佛法時結婚、過著家居生活,就像是被束縛在緊固的鎖鏈中,不得自由;你或許想要逃走,然而你已經身陷輪迴地牢,逃脫無期;你或許已經感到懊悔,然而你已沉沒在情緒的泥沼中,無法脫身。

如果你有了孩子,他們或許很可愛討喜,然而卻是把你捆綁在輪迴中的樁柱;如果你沒有孩子,無法傳宗接代的憂慮甚至更令人苦惱。如果你擁有財產,在畜牧及農忙間疲於奔命,你便不會有閒暇來修行佛法;如果沒有財產,飲食匱乏所帶來的痛苦與掙扎甚至更令人苦惱。

如果有僕從與員工,你便完全甘於當個忙於經營管理的奴隸;如果不是這樣,缺乏權力便讓你為他人所控制,沒有修行佛法的自由,這麼一來,你的今生及來世都被破壞了。

總而言之,成家立業、過著家居生活的人,只會讓自己陷入苦惱的泥沼,這樣是沒有機會走向解脫的 !

  

● 蓮師又說了:措嘉,世間的歡樂極為無常易變,然而你若能修持神聖佛法,你的快樂便會長長久久。

世間的財富既短暫又片刻易失,然而你若能持續積聚資糧,你便是真正富有的。投身惡行的人是多麼無知,而行善的人卻是明智的。把自己交付給具義教法的人們是多麼高貴可敬,而追求無意義的名利的人們又是多麼短視、不道德。世俗名聲及物質利益是苦痛的家戶主,而聖者則是一生證得佛果的人。

戀執這個世間的人,根本得不到脫離輪迴的良機 !

  

● 蓮師又說:措嘉,煩惱會因情境不同遇緣而生,因此,逃離貪嗔之地吧 !

障礙皆因散亂放逸而起,因此,要追隨殊勝的上師,有如遵循藥方一般。此生的窮困與不幸皆肇始于過去的行為,因此,要住于無人的僻靜處。惡行會因情境之故遇緣而造,因此,要像避開毒藥一般,遠離不好的友伴。陷阱是由錯誤的見解引起,因此,要敞開心胸去學習和思維。

無論生者或死者,起伏興衰都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無論什麼喜悅或是快樂降臨在你身上,都源自於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驕傲,趁著還有能力避開輪迴的惡趣,努力去獲得證悟吧 !

活在惡行中的人們,將會長時受苦 !

● 蓮師又說:措嘉,大體而言,死亡時刻是不確定的,從你出生那天起,死亡就伴隨著你了。你會在何種情境下命歸黃泉,也是無法確定的;就算你不想死,你還是會死去,死亡絕不會遺棄你的。你或許積聚了世間所有的財富,但你仍舊必須將財富留諸身後。

輪迴不會在你死後就消失,你將再次流轉於三界之間。輪迴之中沒有任何快樂可言,無論你投生在六道當中的哪個地方,都超越不了悲苦。

過去你經歷了多少痛苦,流轉多少次了,而你將繼續在輪迴中流轉徘徊,在苦難的浪頭上顛簸翻騰。若是努力修持佛法,斷絕自己和苦難的連結,不是更好嗎 ? 而且除非自己抵達了乾燥的陸地,否則無法引領他人脫離輪迴。然而,似乎所有的佛法行者都還是執著於世間娛樂,不斷把自己丟回輪迴之中。

在閒暇與圓滿的幫助之下,你必須當下就切斷與輪迴的聯繫 !

● 蓮師又說:措嘉,除非你現在就得到解脫,否則無論來世投生何處,你將只會更深陷於輪迴的不幸之中。

除了住於山問隱居處之外,無論所居何處,也只是住在輪回的牢獄中。

除非投入心靈修持之中,否則無論你做什麼,也只會造作更深陷輪迴的惡業。

除了積聚二資糧之外,其他任何你所積聚的東西,都只會變成魔羅的不忠背叛。

除了追隨心靈導師之外,你所跟隨的其他任何人,都只會是把你引到更深輪迴的嚮導而已。

除了聆聽上師的口訣教授之外,你所聽信的其他人,都只會是讓你更墮落的顧問而已。

除非你的生命之流中生起了心靈功德,否則任何友伴也只會是錯誤行為的支持者而已。

除非你了悟自心本性,否則無論什麼念頭,也只是概念性的想法而已。

除非你可以駕馭自心,否則你做的任何事也只會延續迷妄而已。

除非你厭倦了輪迴,否則你做的任何事,也只會是投生惡趣的種子而已。

無法不對輪迴著迷的人們,將會不斷受苦 !

● 蓮師又說:措嘉,大限到來時,其他什麼都毫無助益,所以要這麼做:要找到一位能體現大乘教法的上師,去領受能體現自心本性之真實了悟的口訣教授。

要尋找一個必需品方便可得的安全閉關處所。安頓下來,堅毅精進地修行。不要懈怠延遲,趕緊填滿你的寶庫吧 ①!

①這是指以福德與智慧二資糧來填滿你的寶庫。

要與那些虔敬、堅毅、明智的同伴為伍,要修持能在解脫道上引導你的教法,要如同回避毒藥一般,避開會引至惡趣的惡行。要讓自己持續浸淫在大乘之根,悲心之中。至於你的首要目標,就是訓練自己證得那遠離概念的空性。

除非斷捨了散逸,否則要透過心靈修持達到成就是很困難的 !

  

● 蓮師又說:措嘉,你難道不曾聽過自己的長輩和祖先們的死訊嗎 ? 你難道沒看過同輩和鄰居的死去嗎 ? 你不曾留意過,不管老的少的,所有親戚都會死去嗎 ? 你不曾看過屍體被帶到墓地嗎 ? 你怎麼會不記得死亡將會降臨在你身上 ? 如果你一直不去激勵自己,得到解脫的時刻是不可能到來的 !

善功德的根本,就是謹記無常,因此,千萬不要忘了對死亡保持敬畏 !在所有的概念中,無常的概念是最殊勝的,因此,切莫忘失 ! 相信事物會永恆持續的心態,正是一切惡行的根源,因此,要把這種心態連根拔除 ! 除非你由衷地將這(無常的)心態憶持於心,否則惡行將會堆積如山。

進一步清楚闡明這點:凡夫不會去尋求解脫,達官顯要常自以為是、且執著浮誇的自尊,富有的人被貪欲所束縛,無知的人對惡行感到適意,懶惰懈怠的人活在漠不關心的冷淡中,修行人卻退回舊有的世俗,佛法教師步人世間八法的歧途中,缺乏虔敬心與精進心的行者則追逐短暫此生的種種目標,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把無常謹記在心的緣故。

一旦無常的想法真正同化為你的生命之流,解脫道上的一切功德便會如山一般向上累積,因此要建立「無需刻意有所作為」的心態!要建立「世俗目標皆毫無意義、微不足道」的心態 ! 要捨棄這世間毫無意義的一切 !

要堅忍不拔地走上解脫道 ! 不要執著於物質事物 ! 不要執著地把五蘊當成自我 ! 要了解放逸就是魔羅 ! 要瞭解令人貪求的感官對境都是詭計 !切莫與危機感相分離 !

要將此生的俗務視為敵人 ! 尋找一位真正的上師 ! 要逃離罪惡的友伴關係 ! 要逃到靜僻的山間居所 ! 切莫延宕你的心靈修持 ! 要持守你的誓戒和三昧耶 !要讓自心與佛法相融合一 !

你若是這樣做,本尊將會賜予成就,空行母將會授予加持,諸佛將會給你保證,而你將迅速達到證悟——這一切都來自于將無常謹記於心。

從過去到目前為止,諸佛與佛子,以及諸持明者和成就者,都是因為謹記無常而從輪迴中解脫的。

● 蓮師又說:措嘉,會墮入下三道的惡趣,是由於十惡業,因此,即便是最微小的罪惡都要悔改並且誓願戒除 !

有著概念所緣的善業不會成為解脫之道,因此,要在離念之中懷攝你所有的心靈修行 !

多生累劫所造的善行,仍舊會被一念嗔心所毀壞,因此,要以慈心、悲心和證悟的心態來訓練自己 !

你或許已經瞭解空性,然而除非你能善保慈悲心,否則你的瞭解便會成為斷見,因此,要讓慈悲與空性平等而行 !

無論如何,除非你捨棄將事物執以為實的執著,否則這一切都是枉然。因此,莫要將那些迷惘的體驗視為堅固實存的實相 !

  

● 蓮師又說:措嘉,除非你立刻將輪迴拋諸身後,否則以你的業力和煩惱為因,你一定會得到這個果報:再次投生為受因緣限制的肉身。如此投生之後,那個肉身便具有痛苦的本質。再次投生後,衰老與死亡不可避免地尾隨於後;接著,死亡一發生時,除了投生為六道眾生之外,不會再有其他目的地了。

若是以這樣的形體再生,自然會有欲望和苦惱;想從五毒造作的業行而成的痛苦汪洋中逃逸出來,是遙遙無期的;而之所以無法逃離,邏輯上的推論就是因為你不停地在輪迴中流轉。若是想要逃脫輪迴,你就必須了悟自心的無生;除非你了悟這點,否則就不可能從輪迴中解脫出來 !

● 蓮師又說:措嘉,一般來說,輪迴既沒有開始也沒結束,然而身為「自我」的你,必定會經歷輪迴的開始與結束!此生中,你可能有權有勢又富裕,但是這些毫無用處,因為你仍舊必死無疑;你的力氣、力量與能力或許很強,然而這些並不能戰勝死魔。

你或許擁有財富和奢侈的生活,然而你一旦落入死神的掌控時,這些是愚弄不了死神的。你的軍團與財富或許勢不可擋,但是這些既無法發展出什麼,也無法跟隨你身後。你也許子孫滿堂,侍從和親戚眾多,但這些也無法伴隨你到下一世。你的身邊或許圍繞著全世界的軍隊,但是這些軍隊也阻擋不了出生、衰老、疾病和死亡的猛烈襲擊。

除非你現在就能為來世的健康安樂作擔保,否則誰能忍受墮入地獄的痛苦 ? 餓鬼道的饑渴是難以承受的,畜牲道所遭受的奴役是可怕的,而人道生命中的種種變異多半都是痛苦的,阿修羅道的鬥爭是難以忍受的,天道的墜落是極度折磨的 ! 一切眾生都在這個墮落邪惡的輪轉中不斷徘徊流轉,生死的波濤實在難以逃脫 !

除非你越過六道眾生的深淵,否則一切都毫無意義可言。為了超脫六道,你必須培養無二的明覺力 !

● 蓮師又說:措嘉,如果你希望脫離輪迴,就應該這麼去做。

你凡庸的貪愛和嗔恨是錯謬且迷妄的想法,因此,就在其中將之徹底斬斷吧 !

相信有個自我,是輪迴的根源與基礎,要連根拔起這信念 !

親眷友伴是拉你下墮的枷鎖,要切斷這束縛 !

關於敵人和惡靈這類想法,是對自心的折磨,拋開這樣的想法吧 !

冷漠會切斷解脫的生命力,要捨離這樣的漠不關心!詭計與欺詐是沉重的負擔,將之拋開吧 !

嫉妒是摧毀一切善的雹暴,要除去自身的過失 !

你的故土是惡魔般的監獄,要像避開毒藥一般遠離故土 !

能引起欲求的感官對境是囿限你的繫縛,斷除這束縛吧 !

惡語是有毒的武器,管好你的舌頭吧 !

無明是最黑暗的染汙,點亮學習與思維的明燈吧 !

愛人、配偶與子孫是魔羅的詐術,削減你的愛執吧 !

無論你經驗到什麼,這些都是迷妄的,讓這些經驗在原地自解脫吧 !

若是能這麼做的話,你將會遠離輪迴 !

  

● 蓮師又說:措嘉,當你瞭解到輪迴的過患,除此之外,無須再往他處尋求老師。

當你已經真正把無常謹記於心,除此之外,無須再依靠其他的激勵。

當你了悟所顯現與存在的一切都是自心,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證悟之道。

當你對上師有了堅定的虔敬心時,除此之外,無須再尋求其他的佛。

當你取悅一切有情眾生時,除此之外,沒有什麼三寶需要你去敬拜了。

當你斷除念想的基礎與根本時,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需要禪修的本性了。

當輪迴於其原處自解脫時,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覺醒境界需要成就。一旦你了悟這些道理,輪迴與涅槃便是無二無別的。

否則,青春短暫,困擾卻多;忘性堅強,對治法卻虛弱無力;心靈的振奮力薄弱,令人散亂的事物卻數不勝數;精進嚴重缺乏,惰性卻強得很;世俗工作多如牛毛,佛法的行持卻少之又少;惡念居於首位,明智卻極為微小。

喔,五濁惡世的人們在瀕臨死亡邊緣時,將會感到多麼遺憾後悔 !

措嘉,你必須領受甚深的口訣教授 !

● 蓮師又說:措嘉,若要脫離輪迴,你必須對解脫道有信心。這也意味著信心是透過因和緣而生起,而非自生的。當因緣和合、你也謹記無常時,信心就會生起;能憶持因果,信心就會生起。

閱讀深奧的經典和密續時,信心就會生起;與具信忠誠的法友相處,信心就會生起;追隨一位上師和心靈導師,信心就會生起;處於痛苦的逆境中,信心就會生起。

在殊勝的壇城做供養,信心就會生起;會遇甚深的行持,信心就會生起;聽聞傳承上師的生平典範,信心就會生起;聽到證悟的金剛歌,信心就會生起。

看到其他眾生受苦,信心就會生起;思維輪迴的過患,信心就會生起;閱讀到屬於你的根器的神聖教法,信心就會生起;看到聖眾的功德特質,信心就會生起;領受到上師的加持,信心就會生起;積聚殊勝不共的資糧,信心就會生起。

這是我的建言:切莫捨離這些能讓信心生起的成因。

  

● 蓮師又說:措嘉,如果你內心已生起了信心,一定要使之持續不退。若是沒有信心,那就必須讓信心生起 !

缺乏信心就像是試圖讓木炭變成白色,你與解脫道的善德相悖離;缺乏信心就像是潛藏于海底的寶石,你被深埋於輪迴深處;缺乏信心就像是坐在無槳之船中,是無法橫越海洋的;缺乏信心就像是在雖肥沃但卻粗硬未經深耕的土壤裡播下穀種一樣,沒有任何善德能夠倖存。

缺乏信心就像一顆被火烤焦的種子,不會長出證悟的新芽;缺乏信心就像是行經可怕之地,身邊卻沒有護衛一樣,無法戰勝煩惱之敵;缺乏信心就像流浪者入獄一般,你將無法脫離惡趣;缺乏信心就像無臂之人試圖攀岩一樣,你會落人六道的深淵。

缺乏信心就像被獵人捕獲的鹿,你將會被死神刑處;缺乏信心就像盲人盯著壇城看一般,看不到任何智慧或所知對境;缺乏信心就像一個到了純金島的傻瓜一般,絲毫不知自己找到了什麼(寶藏)。

沒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解脫或證悟的 !

  

● 蓮師又說:措嘉,若要達到證悟,具備信心即是完成了佛法修行的一半。

信心猶如一塊肥沃已耕的田地,任何種植下去的教授都會生長;信心猶如滿願寶一般,會產生加持而成就行者的任何追尋;信心猶如世間領主,守護著佛法王國;信心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能抵擋、承受自我與他人的煩惱。

信心猶如一座橋樑或是一艘船,能讓你橫渡輪回的汪洋大海;信心猶如一條垂吊深淵的繩索,能將你從下三惡道中拉上來;信心猶如具有治療能力的醫生,能消除五毒的慢性病;信心猶如強壯的護航者,能安全地引導你通過輪迴的險境。

信心猶如有保護力的守衛,能保護你遠離狡詐不忠之四魔;信心猶如逐漸盈滿的月亮,讓善德愈來愈增長;信心猶如能巧妙回避監禁的賄賂一般,能哄騙魔力的死神;信心猶如一條上行的道路,能帶領你走向崇高的城市。

信心猶如無窮盡的寶礦,能供應一切所需所欲;信心猶如人的雙手,能積聚善根;信心猶如一匹迅捷的駿馬,能帶你到解脫之處;信心猶如一只能負重的大象,能引領你步步高升;信心猶如活力燦然的泉源,能湧現、展現內在的本覺。

一旦信心從內心深處湧現,一切善功德將會到達高山之巔 !

  

● 蓮師又說:措嘉,佛果的一切善根端賴于信心,因此,要讓不變的信心由衷地從內心深處生起。信心能避免無暇不自由的狀態,能使我們獲得八閒暇與十圓滿;信心能將你和惡友分開,讓你追隨純正的上師;信心能關閉通往下三惡趣的門扉,並顯示解脫道的開端。

信心能驅散疑惑和猶豫,引領你超越魔羅之路;信心能約束自負與妒忌,使你得獲八閒暇與十圓滿;信心能使你免於惡行的缺失,讓你獲得一切有益的事物;信心能使你超越執著的對境,讓你對全然的臣服有所確信。

信心能使你捨棄錯誤的見地與行為,對勝者教法有所確信;信心能徹底驅散煩惱,使你發現自生或本自存在的善德;信心能使你橫越存有之海,並成為一位真正的嚮導;信心能減少不善,並增加一切善;信心能排除錯謬的建言,使你成就究竟的精髓。

密續法教中教導,比起承事十個佛土的微塵那麼多的有情眾生,對大乘教法具信心擁有更大的福澤 !

● 蓮師又說:措嘉,人們若是願意聽,以下就是他們應修持的教授。

你過去為種種無意義的活動而汲汲營營,已經夠了,現在就去完成重要任務吧 !

你為他人而承受煩人與無望的奴役,已經夠了,現在就為自己成就必需的利益吧 !

你那些源自於五毒的無益言語和行為,已經夠了,現在就讓身、語都轉向著佛法吧 !

你那漫不經心的自滿,已經夠了,現在就拿出對修行的歡喜精進吧 !

你對親眷的屈從已經夠了,敲碎那片恐懼之牆吧 !

你對敵人與惡靈的仇恨已經夠了,現在要訓練自己生起慈心與悲心 !

你深陷六根對境中的困頓已經夠了,現在就觀人心的本然境界吧 ② !

②第六根的對境即是發生在心的範疇中的一切,過去的記憶和未來的計畫、現在喜歡與不喜歡的感受等等。

你所造的惡業已經夠了,現在就斷捨罪行與惡行吧 !

你在輪迴中承受的苦痛已經夠了,現在就逃脫到大樂之土吧 !

眾人的聚會已經夠了,現在就安住于獨居的靜處吧 !

你所說的有害言語已經夠了,現在就保持緘默,與真理為伴吧 !

你那些迷惑的念想和計畫已經夠了,現在就認證法身,你的本然面貌吧 !

現在就是讓信心與精進合而為一的時候,也是成就覺醒境界或正覺的時候了 !

  

● 蓮師又說:措嘉,直至證悟前,你都需要上師,因此,要與純正的上師為伴。

直至了悟本然境界前,你都必須學習,因此,領受甚深的口訣教授吧 !

僅依賴理智上的瞭解,是無法覺醒而達到證悟的,因此,要像燃起大火般精進修行。

直到你的本性達到穩定之前,你仍然容易遭逢障礙,因此,放棄會使人散亂的俗務吧 !

直到抵達最終目的地之前,你都需要培養善功德,因此,要次第訓練自己強化明覺 !

要跟那些會傷害你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的一切保持距離,且要讓自己總是保持輕鬆自在。

要避開會增生煩惱的友伴,集中注意力在能鼓勵你向善的朋友身上。

在早晨、夜晚與休息的時段,要累計你的善行與惡行,讓自心保持警覺。

你或許擁有口訣教授,然而除非你能運用到實修中,否則這些口訣也發揮不了效用,達不成目標,因此,要實修你已經瞭解的法教。

由於實踐了上師的所有教示,果自然會相隨於後,因此,要聽聞神聖的佛法 !

  

● 蓮師又說:措嘉,至誠修持佛法時,衣食便會自然出現。

猶如喝鹽水一般,欲望永無制滅之時,因此要保持知足。

要剷除你誇大的自尊,保持溫和、遵守律儀吧 !

榮譽感與敬意是魔羅的圈套,因此要像拋開河岸卵石般,將之遠遠拋開。

歡愉和好名聲是短暫易逝的,因此,要不顧一切地將此生的俗務完全拋諸腦後。

未來世比當下此生更為長久,因此,要為自己準備好最殊勝的資糧。

我們應該讓此生保持獨自一人,無友無伴,因此,尋求那無畏的護衛吧 !

切莫輕蔑溫順的人,別在高低之間作分別 !

不要嫉妒具格者,要汲取具格者的功德特質 !

不要老是想著他人的瑕疵,而是要像仔細除去臉上毛髮一般,盡可能除去自身的過失 !

不要關心自身的福樂,而是要為他人的安樂而擔憂,並且仁慈地對待一切眾生。

要生起四無量心,要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般,照料所有眾生 !

猶如仔細秤量羊毛的重量一般,要詳盡地權衡、細思顯經與密續,並吸收經典教法,將之同化到生命之流中!猶如翻攪酪乳一般,要翻遍你的王國,去尋求最深奧的教授 !

所經歷的一切都透過以往的業力而起,非因渴求而至,因此,輕鬆自在地安住自心吧 !

被崇高莊嚴的上師所輕視的話,比死亡更糟,因此要坦率真誠,切莫欺瞞 !

此生的逆境是由於往昔的業力,因此不要怪罪到他人身上 !

安樂是上師的加持,因此要審慎報答上師的恩德!沒有調伏自己,就不可能影響他人,因此要先調伏自己 !

沒有更高超的洞察力、感知力,便無法成就有情眾生的安樂,因此,要精進修行!

● 蓮師又說:措嘉,人們若是真心關切自己,就應該要聆聽我的教授 !

我們都必須將所積聚的一切財富留諸身後,因此,切莫為了財富而做出惡行 !

善行與惡行的業報成熟,經過累劫也不會消失,因此,連最微細的因果關係都要小心注意 !

短暫無常的資財毫無實質,因此,要用這些資財作為佈施的功德行 !

現在創造的善德,未來將會派上用場,因此,要持守清淨的律儀 !

仇恨在末法時代的五濁惡世中猖獗蔓生,因此,要穿戴安忍的盔甲 !

由於懶惰懈怠,你將再次步入輪迴的歧途,因此,要發起毫不散亂的精進 !

你的生命在散亂的道路上虛擲耗盡,因此,要訓練自己禪修、熟悉固有的本性 !無明在輪迴中折磨你,因此,要點燃智慧之燈 !

污穢的沼澤中毫無快樂可言,因此,行進到解脫的乾燥陸地吧 !

要以甚深教授正確訓練自己,並切斷存在之網 !

要捨離你的家鄉,與親眷保持距離,過著山居靜修的生活!要捨棄思想、言語和行為的散亂或心不在焉,深觀、契入你那不受囿限的本性 !

坐最低下的位置、穿破舊的衣服,並保任維持你的體證 !

吃簡單的食物,像印度河川蜿蜒而流一般慢步當車,掘出聖眾的心意寶藏 !

你永遠都找不到完美無瑕的有情眾生,因此不要老是想著上師與法友們的過錯 !

此生的一切都是表面的實相,因此,不要耽溺在希望與恐懼之中,而是要訓練自己了知一切都是幻相 !

為了能在未來利益眾生,你必須要培養菩薩的決心 !

二障阻礙了善功德的生起,因此,要迅速淨化二障 !

如果你畏懼如火中房宅的輪迴,就應該留意蓮花生的這些教誡 !

  

● 蓮師又說:措嘉,如果你希望不問斷地修行,就直接斷除你的貪著吧 !

當令人生畏的神通軍隊到來時,要以「視為幻相」的銅牆鐵壁包圍自己 ③ !

③ 神通包括了天眼通、宿命通,以及展現較小神變的能力,這可能會變成一種心靈傲慢的基礎,讓行者對成為一位「追隨者眾多的上師」的誘惑難以抗拒。【英譯者艾瑞克·貝瑪·昆桑】

當你為了一句不友善的話語而生氣時,要去尋找那個回音的源頭 !

若想培養觀禪的覺性,就要用視覺對境與聲音作為方便道。

若想圓滿體驗之力,就要透過增上修持來開展你的禪修技巧 !

若想通過聖者的道次第,就要深人探究方便與智慧的見地 !

若想擁有無窮盡的財富,就要積聚二資糧之財 !

若想橫渡錯誤見地的危險地帶,就要讓自心免於二元感知的囿限 !

若是希望大樂智慧在你的生命續流中增長,就要接受方便道上的直接教授。

若希望自己始終是快樂的,就要逃脫這苦難的牢獄 !

若是希望了悟自心無根無實的體性,就要斷除對禪修體驗的執著 !

若是希望沉浸在加持的安穩法雨中,就要虔敬地祈請 !

若是希望橫越六道眾生的深淵,就要驅除罪惡有害的我執。

若是想要體現佛法的神聖祈願,就要斷除自己與當下經驗之間的執鏈 !

若是希望訓練自己對觀禪的覺性,就不要將無二的明覺放在猶疑不確的門檻上 !

若是希望自心與佛法相融,就不要讓你的修行變得麻木不仁。

若是希望在此生完成你的任務,就不要讓果位停留在只是祈願的階段 !

若是希望能體驗所顯現和存在的一切皆為本覺,就要深觀契入自心的本然境界 !

措嘉,似乎沒有什麼行者真的在正確地修持佛法 !

  

● 蓮師又說:措嘉,為了要利益未來世代的人們,要給予他們符合其能力的戒律,要給予他們符合其才智程度的教授,要給予他們符合其精進程度的修持。

要瞭解剛剛所說的,並教導他們你所信賴的法教;否則,悟性高的人被教導的若是令他們不感興趣的法教,仍舊會感到不滿足,如此便會減弱他們的信心,也造作了使他們失去信心的罪行。

若是對悟性低的人教導較高階的了義法教,他們是無法理解的;即便理解了,某些人可能會感到害怕,而且會譭謗這些法教。有些人只瞭解文字,並不瞭解其真義,如此所得到的傷害多過所得到的利益 ④。

④了義是關於空性以及明光的直接教導,相對於「不了義」,而「不了義」則是漸次引導至了義的教導。

如同有智慧的上師們所教示的,悟性較低的一般弟子即便領受了究竟無上的法教,也無法與真實的佛法有所相應,反而卻對自己僅有字面瞭解的文字感到自信滿滿,這樣的行者還是會退轉,也無法真正瞭解其真義。

教導「無須聞、思」,只會減損他們程度本就低落的智慧,並加深本有的無知;教導「佛法即是無有勤作」,只會減低他們本就薄弱的精進,並加深本有的懶惰懈怠;教導「無因無果」,只會減損他們本就微少的善德,並使他們更固著于原本的膚淺瞭解。

教導「無善無惡」,只會損害他們本就低微的虔敬心,並使本有的自滿更為膨脹;教導「無生無死」,只會侵蝕他們本就衰弱的信心,並增加本就眾多的錯誤見地;教導「無有輪迴與涅槃」,只會耗盡他們對證得佛果本就薄弱的興趣,並使他們對世間八法本就強烈的固著更加不可動搖。

如此產生的錯誤見地更多於利益。

  

● 蓮師又說:措嘉,除非你真已厭倦受苦,否則即使思考過輪迴的過患,你也不會遠離世俗的事務。

除非無常觀已真正深植內心,否則即使你看到了緣起事物的種種改變,也無法切斷對顯相的執著。

除非你隨時都記得死亡不知何時降臨,否則即使你已領受過甚深教授,也無法將這些甚深教授憶持于心。

除非你已確信種種迷惑的體驗是不真實的,否則即使你理解實體實相僅只是神奇幻相的誘惑,你也不會放棄對它的執著。

除非你放棄世間的俗務,否則即使你這個法器已裝滿了甚深教授,也無法將輪迴與涅槃分開。

除非你現在就掌握王者的堡壘,否則即使你已為未來造了一些善業,也不會清楚自己的惡業會把自己帶向何處。

除非你真心從輪迴的汲汲營營中轉身離開,否則即使你或許偶爾感到有信心,也不會到達禪修的終點。

除非你捨棄家庭生活和對故土的執著,否則即使你堅決地努力修行,也無法從輪迴的沼澤中脫身。

除非你讓自己從我執對境的糾結中脫身,否則即使你理解三界毫無實質,也無法阻擋流向六道的巨流。

除非你讓自心與解脫道相融,否則你或許通達五明,卻無法福佑他人的經歷。

除非你已根除自身的內在過失,否則即使你已瞥見覺性的喜樂和清明,煩惱的穢惡僵戶仍會再次起身。

除非你切斷了渴望的束縛,否則即使你已放下喜歡和不喜歡的對境,依舊會一再退回渴望的狀態。

即使你已獲得上師的口訣教授,若是俗務繁多,你根本也找不到機會證得正覺。

你或許不斷在進行聞、思,然而除非對生與死的恐懼已棒喝你心,否則一切法教也不過是字語而已。

你或許嫺熟四業,然而除非你為的是眾生的福祉,否則你所謂的菩薩決心也是無用的。

你的律儀盔甲或許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除非你納受了自心本性,否則這樣的盔甲也禁不住刺耳的話語。

你或許對內外教法博學多聞,然而除非你努力修持,否則你的心也不會比一個平常人更高尚。

你上師的善德或許如雲集般巨大,然而除非你這個弟子具有虔敬心之田,否則加持之雨也不會降落。

身為修行者的你,或許已領受過加持與口訣教授,然而除非你擁有無量的悲心,否則也利益不到有情眾生。

你或許擁有人類世界中的城堡,然而除非你掌握了無生的王者堡壘,否則來世的你仍將慌亂地漂泊流浪。

除了與始終如一的了悟長伴相隨之外,否則儘管你擁有許多親朋好友,你仍舊會死亡,將他們留諸身後而去。

你或許成就了一切英勇的武術,然而除非你以這個身體圓滿了禪修力,否則你也無法抵禦死神的軍隊。

你的口才雄辯或許很巧奪人心,然而除非你全心全意堅決要獲得解脫,否則這樣的口才也說服不了死神。

除非你現在就滋養具有長久價值的田地,否則就算終此一生你都在積累財富,將來連一粒麥子都帶不走的那一天,終究會到來。

善緣順緣都具足和合了,才能夠一生證得佛果,這是非常難得的!

● 蓮師又說:措嘉,看來大部分的佛法修行者根本沒有把法教謹記、內化於心 ! 若是真的這麼做了,就不可能如此懶惰且漠不關心。他們肯定也尚未瞭解輪迴的本質,若是瞭解了,就不可能還如此執著有個固化的實相。他們肯定也沒有思維過難得的八閒暇與十圓滿,若是真的做到了,就不會投入那些無意義的活動。

他們肯定不瞭解因果法則,如果真的瞭解了,他們就會極度謹慎地避免惡行。他們絕對沒看到善行的良好功德,如果真的看到了,他們就會無疲無倦地積聚二資糧。他們肯定不曾有過甚深本性的體驗,如果真的有過,就不敢讓自己離于修行了。

他們也不可能下過大乘的決心,如果真有大乘的決心,他們就會完全無視自私的目標,而會為他人的福祉而努力⑧。他們必定也尚未將自心契人自心本性;如果已經契人了,必定會遠離嫉妒與自負。他們也絕對沒有聞、思過九乘次第,如果真的做到了,就會瞭解大乘與小乘教法的差別。

⑤大乘的決心是為了一切有情利益,想要達致正覺的菩薩戒。

他們想必也不曾親近密咒的見地,如果真是如此,他們就會知道應捨輪迴、應取涅槃。他們必定尚未了悟本然境界的真實見地,如果真有了悟,他們一定不會以如此拙劣又偏頗的方式來行動。他們根本沒有想要覺醒契入圓滿的證悟,如果真的如此,他們就會對此生的無益事務不屑一顧。

有許多人對佛法連一丁點兒興趣也沒有。

  

● 蓮師又說:措嘉,如果你希望自心與法相融,我可以給你這個佛法教授。

顯經與密續法教是始終如一的可靠見證者,因此無論所行何事都要如法。

上師的建言是最究竟的忠告,因此要遵循聖眾的言教。

你所修持的本尊能幫助你獲得成就,因此要持續禪修,毫不動搖。

守護者能遣除你的障礙,因此要依賴空行母與護法神。

你的任務就是投入心靈修持,因此無論是思想、言語及行為,都不要離開佛法修持。

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迷惑感知,因此要將任何顯現視為皆不真實。

你應該調伏的是我執,因此要將邪惡的私心驅除。

你應該佈施、給予的是他人的安樂福祉,因此要像保護自己孩子一般,保護有情眾生。

你應該了悟的是見地,因此要認出輪迴與涅槃即是內在本性。

你應該遣除的是障礙,因此要將逆境視為幫手。

你應該證得的是佛果,因此要了悟三身。

當你具備這一切特質時,你的心便會與佛法相融,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圓滿解脫道。

  

● 蓮師又說:措嘉,末法時代接近時,有許多人希望獲得證悟,但由於這些人仍需瞭解如何正確修持佛法,因此只有一些人會成功。屆時,他們若是願意聽信這仁慈的忠告,便能步上獲取幸福快樂的道路。

懇求您賜予我們這個忠告,措嘉說。

● 上師答道:你或許很勤奮刻苦,然而只要還住在城市中,你就逃脫不了有礙魔,因此如果你希望迅速獲得成就,就應住於僻靜的山間居處。

你可能有了大乘的決心,然而自身若是尚未成熟,利益他人福祉的工作就會顯得艱苦費力,因此要讓修持成為個人親證的體驗。

你或許具備了義的見地,然而除非你已能在日常活動中善巧運用這些見地,否則你依舊會不慎落人凡夫五毒中,因此,要捨棄世俗的事務。

你或許追隨著似乎是佛法的心靈修持,然而若是失去菩薩的決心,你便會逐漸漂移到世俗人的路途上,因此,要捨棄世間八法。

你或許因為上師的悲心之故而被接納,然而除非能拋開世間八法,否則你便不能斬除朋友和敵人的束縛,因此,要捨棄自他二元的執著。

你或許已領受過甚深的教授,然而你若是不持之以恆,單是領受過教授也無法消除障礙,因此要運用方便善巧讓修行次第進展。

在禪修中你或許能全神貫注,然而除非能將逆境運用在修行道上,否則這種全神貫注也無法斷除強烈的習氣之流,因此要在(下座)的後得智慧中體驗你的內在本性。

你的概念性心靈修持或許毫不間斷,然而除非能將自己的野心釋放到離念境界中,否則這種修持也會變成對成果的希望與恐懼,因此,要解開二元執著的繩結。

你對顯經與密續的認識或許很廣泛,然而除非了悟白心的本然狀態,否則當你的心離開身體時,你仍舊會是一個凡夫,因此,要認清修行的真正本質。

你或許一心嚮往成就,然而除非你始終都能是守護三昧耶的具格法器,否則你將會顯現出對特定本尊的偏好,因此,要保持三昧耶的清淨。

無論如何,已入佛門但行持卻不符合顯經密續和上師言教的人,是無法尋獲快樂的。但他們若是能聆聽烏迪亞納的蓮花生上師的建言,不僅此生會快樂,來世也會歡欣喜悅。

  

● 蓮師又說:措嘉,如同嚴冬的末法時代中,人們將遭受如此苦痛:王者的律法如夕陽般衰微,君王之子民的宗教戒條猶如絲結般破損。

世界各地的佛法學習與教授,將如同飄落水面的雪花般隱沒;思維與禪修佛法的行者會比晨星更為稀少;以利他為目標的具德上師,將會像是被丟進深井的石頭般一一殞沒;不同動物的物種會愈來愈削減,猶如收割季節的作物般被割離,成為過去世代的傳說。猶如渡船與橋樑的心靈教師,將會在這強大束縛的水域中絕跡;有著良善特質的人們將會消失,猶如被颶風橫掃過的草與樹葉一般;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將會如薄暮之影一般枯褪式微。

當那個時代來臨時,你好心所說的話語將被聽成指責與諷罵。忠告他人要修行佛法時,他們會回說:「你自己修就好了 !」教授到有關佛心或佛性的內容時,這些人根本錯失重點卻佯裝瞭解。教他們要相信業力法則時,這些人會說:「這不是真的,是虛妄錯誤的 !」

在那個時候,人們將會以殺生來維生;經商貿易時,人們會招搖撞騙做交易;人們也好以衣著裝扮等提高他們的自信;人們會為了求取獎賞而殺人。而且著迷於變態。由於人們以商品和財產作為主要追求的目標,他們將會把屠殺生物當作宗教活動,享用這些被屠殺的生物。這就是將會來臨的時代。

在那個時候,修持我的建言的行者,將會利益自身與未來世代其他因緣註定的人們,因此,卡千的措嘉啊,為了未來的人們,要寫下這些建言,以伏藏形式埋藏起來 !

蓮花生大師如是說。

出處:《激勵心靈修持的開示》,取自《通瓦敦丹:具義之見》的彙編集。

( 桑耶寺 蓮花生大士 法像)

FROM  蘇宧རྡོ་རྗེ་འཆ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