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公平-佛教、五行與五臟的觀點 / 恆長法師 慈悲服務社

恆長法師20171105晨間開示
公平-佛教、五行與五臟的觀點
各位師兄師姐早安!這是今天的Dharma Espresso

在佛教裡,召感這個課題經常被提到,無論我們的頭腦想什麼,都會從外面吸引到相同的東西。有五種典型的召感是修習菩薩道的人必須認識的。不止我們的想法,身體也會影響這五種召感。在身體方面,當五臟(心肝脾肺腎)呈現過陰的情況,意思是不健康的情況,它們就會召感不愉快,或讓我們覺得受到他人不當的對待、誤解、毀謗、重傷、或嫉妒。

 

今天我們將討論第一個召感:不當對待。被不當對待,也是被不公平對待的意思。我們在很多領域感到不公平,例如在政治方面,我們常需要正義,像爭取女權平等,我們常聽到為女性爭取同酬的運動,因為女性的薪資劣於男性。我們需要去改變爭取,以便有一個公平的社會。

 

社會方面不同於個人的心理與心靈。在個人的人際關係裡,自身太多的負面想法就會召感負面的關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

不當對待,是一種總是被不公平對待、蔑視或被人踩在腳底下的感覺。舉例來說,如果你有8個小孩,而你只疼愛老大、或老二、老么,但你總是跟所有人申明:我有8個孩子,我都一樣地愛。在家裡,其他孩子都很清楚父母親愛他們不如老大或老么那麼多,像當他們看到父母給老么比較大份的食物時。由此,不當對待是在情感與心靈方面,受不當對待的人會感到怨恨、氣憤和不受欣賞重視。

 

結合佛教、五行與五臟的觀點來看,可以窺見,讓人感到不公平或不當對待的原因,是五行中的土太過陰。土對應什麼?脾臟。如果土太過陰,會令我們總想要公平、稱讚與優越感。如果負面的土太強,會令我們無法感覺到溫和與平等。

 

因此,我們要改變我們的觀點。首先,在人際關係中,我們不要期待或過度強調我們對公平或稱讚的需求。以社會的角度來看,這種期待是可以的,但在我們和朋友、手足、父母及小孩的親密關係中,我們不要因為看到有人受到更好的對待而嫉妒、沮喪,並要求受到平等的愛。要謙虛,隨喜別人的福氣,隨和看待他人的行為。為自己打開心,也為他人打開心,如此大家都能快樂。我們不要總想著自己被不當對待,當我們一心想著:我坐在這裡,可是為什麼沒有人給我餐點?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注意到我?為什麼沒有人提到我的名字?為什麼師父從來都不讚美我?為什麼等等,這樣的心態會為自己製造負面能量。這個負面能量或陰能量進到脾臟並傷害它,當脾臟過陰,它就召感了我們所認為不公平或不當對待的情況。

 

除了公平和正義之外,被踩在腳底下的感覺正是我們虛弱的脾臟和胰臟所造成的印象。只要它們健康,我們就不會有那樣的感覺,並且總能微笑,從容對待人際關係。

我上課時,有些人們就搶前排座位。看起來他們的脾都不太好,所以他們需要坐到前面來感受被注意。有的人是做相反的事,他們獨自坐到遠遠的角落,覺得反正不會被注意,就躲在陰影裡,自絕於光明之外。自憐也是不健康的,我們不應該把自己囚困在地底下或把自己放到山頂上。

 

我們不要期待路永遠是平的,它會有高低起伏,有山丘,有河谷。因此,接受一切,保持快樂的心情,優雅、溫和地過生活,沒有事情需要你生氣,不要因為不受注意就難過,或跟人比較。如果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不當、踩我們、或說些不公平的話,我們要保持溫和的態度,不要回擊,不要去要求人家愛我們多一點或奉獻多一點。那種有害的行為只會造成我們更陰、更負面。

 

微笑,使我們能夠召感正面能量或陽能量,是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召感美好與有益健康的事物,跟著,人們對待我們的方式就會不一樣。

修持菩薩道,就不要反擊別人的不當對待;不要,我們不需要跟任何人競爭比較。

道,從來無關爭鬥,只有生活在紅塵俗世才會有爭鬥。

今天先在這裡暫停。祝福各位有一個快樂的週末。

感謝各位師兄師姐的收聽!祝福大家有個快樂與覺醒的一天。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