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心經介紹 / 恆長法師 慈悲服務社

恆長法師20171027a晨間開示
心經介紹
各位師兄師姐早安!這是今天的Dharma Espresso
有一部很短的經典,我們可以背起來,也可以把它放在口袋裡,這部經只有260字,但是意義卻是非常深遠,幾乎所有的佛教徒都聽過甚至可以背出來。它也是第一部引起外國人興趣並學習的經典。這部經就是心經,也稱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它非常受到歡迎,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念。

不是太久以前,開心電台的一位贊助者,何文東醫師在醫院裡在腦溢血後努力復原,大家都以為他不會記得太多事情。我去探望他時,請他跟我一起念心經,他流暢地全部念完,然後我們又一起念了大悲咒,他也記得很多。我感覺到這個深遠的意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果真是一部心經,它進入我們的心,永遠停留在我們心中,甚至在我們生病、痛苦、或即將離世的時候。因此,我們要把心經背起來直到我們可以內化它,換句話說,直到它能滲透我們的心靈與思想。

心經有許多意義:我們心中的經典,我們心中的話,我們意識的中心,來自真心的經典。它也表示,這個最奇妙的心、真心,現在已經被彰顯在這260字裡,它是回歸真如本性的道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包含260個漢字,它是從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經)而來,摩訶是大的意思,般若波羅蜜多是完美、深遠、宏偉且超然的智慧,這一大部經典由唐朝玄奘法師由25千行的梵文譯出,共600卷。有一個傳說,根據歷史研究,這部經是由鳩摩羅什大師寫成中文,再翻譯成梵文。還有其他不同的傳說。無論如何,我們應當永遠記住,在玄奘大師從中國出發到印度取經的艱難旅程裡,每當遇到困難時他都是念誦心經,最後他克服所有的困難,度過所有險惡。當時他的故事激勵了每個人念誦心經,他們說,:哦!玄奘大師是一位出家人,當他面臨難關時就念心經,我們在家人也要念才對。心經因此快速傳誦開來。

明朝時期,有一位研究道家的儒士吳承恩寫了一本小說西遊記,將玄奘大師改寫成唐三藏的傳奇故事。唐是唐朝,三藏是大藏經,表示這位出家人通曉經,律,論。玄奘大師被稱為唐三藏正因為他是經,律,論的專家。

西遊記中的三藏大師是一位前往印度取經的傳奇人物,而真實的玄奘大師也確實經由絲路前往印度,並詳細記錄下他所經過的地方、當地的語言、食物、經濟、生活方式、以及互動方式等等風土人情,在回程他也仔細地做了記錄。回到中土後,他的記錄由其弟子編寫為大唐西域記一書,這一本獨特的紀實和西遊記截然不同,然而,兩本書都提到無論何時,當他遇到難關時就會念誦心經,這真是很特別的事。也許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我們也要試著背誦心經直到我們能將它融會貫通,可能你們當中已經有人這麼做了。

我們談到了背誦心經,那麼它的意義呢?今天這個部分是介紹心經,我在第二部分就會直接進入般若心經與它的修持的方式。希望各位師兄師姐能收聽下一個部分,我會有更詳細的解釋。
感謝各位師兄師姐的收聽,現在時間到了,祝大家有個快樂的一天,並記得收聽下一節課。
(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