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長法師 -好朋友的三大美德-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 /慈悲服務社

恆長法師20171002晨間開示
好朋友的三大美德
大家早安!這是今天的Dharma Espresso 
有一句西方諺語說:一個在你需要時提供幫助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會在我們需要時來到眼前,孔子教我們,要跟比我們好的人交往。我們常對自己的小孩說一樣的話,告訴他們只能跟好孩子做朋友,當他們把壞孩子帶回家,我們會他們趕出去,不讓自己的小孩跟他們玩。而我自己,活了五、六十年以後,也就變得只想找好的朋友。所以,好朋友對我們是很重要的,而把我們自己變成別人的好朋友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好朋友要具備這三項重要的條件:
一、好朋友總是隨時支持我們,在我們掉入深淵時伸出援手。身為人類,我們都會犯錯、失足、不順利,我們不是聖人;當我們失足時,朋友會來幫我們嗎?或者他們就走開了,到別人那裡說我們的是非?他們是否了解,當我們犯錯的時候,我們比平常更需要他們的幫助呢?

好的朋友永遠不會懷疑我們,只會關愛,從旁協助,會希望我們依靠他們的肩膀。好的朋友經常用正面的話語,鼓勵我們重拾信心,勇敢向前;像這樣的朋友,總是能看到我們的潛能,知道我們可以改進,幫助我們展望未來;我們要找到這樣的朋友,或者成為像他們一樣的朋友,隨時幫助人,尤其當朋友跌倒的時候。
當我們有需要時,好朋友不假思索,就全心全意地前來幫助;有時候好朋友指引方向,給予忠告。心中有傷痛的人常覺得至友難尋,可能有的朋友能說安慰的話,但沒有足夠的智慧來幫助他重新站起;好的朋友不只讓我們依靠他們的肩膀,也像北極星一般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這是無價的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好朋友呢?那就是,不要一看到朋友跌倒,就膚淺地從他身邊跑開;或者當朋友犯了大錯,就丟下他不管。不可以的,我們要走向他們,撫慰他們,給他們依靠,為他們指引方向如果他們需要,這是做為一個好朋友的生活之道。

二、好朋友會慷慨大方。好朋友從不自私,他們會關心我們,給我們食物跟東西,借給我們這個或那個;他們很大方,無論富有或貧乏,總是能隨時分享;他們從不說我們壞話,會說壞話的朋友通常不大方也不貼心,他們只會在有需要的時候給予,不是從心底,而是為了某種目的,這個目的可能是要贏得我們的心,或者在未來索取回報。

在家庭關係中,夫妻、親子、及家人之間,我們要練習這種無條件的給予,不需要等到某個特別的場合,像是生日,才來給予;我們可以給任何的東西:請吃一餐,寫一個問候的email,甚至一個字。有很多方式可以表達慷慨大方,不用等待什麼特別的機會。當朋友突然來訪,我們問為什麼?他們說,就是想你啊!並且帶給我們好東西,那就是一種大方的表現;或者在突然的偶遇裡,給我們擁抱,問候我們,那也是一種大方的表現。開闊與大方是好朋友的特質,我們會感到,他們付出的比獲得的還多,當他們出現,總能激發我們,讓我們變得更加開闊與大方。
自私會讓我們失去朋友,越自私就失去得越多。沒有人想跟說是非、挑毛病的自私鬼當朋友,他們太無趣了。

三、無條件奉獻。這是最難、最高貴的特質之一。無條件犧牲意味著什麼?他們不再想到自己,他們忘我地伸出援手,只為我們著想;跟他們在一起,他們永遠希望我們得到最好的;他們為我們的成功歡慶,為我們的成就欣喜;他們前來成就我們,但是對於我們的成功從不嫉妒,不居功,也不炫耀;他們從沒想要搶走我們什麼,他們讚美,他們犧牲奉獻,這是菩薩的特質,總是為眾生奉獻來幫助他們獲取成功。
這種忘我的奉獻精神就是菩薩的精神,但在我們成為菩薩之前,我們可以成為好朋友,隨時為我們的朋友奉獻。問題是:菩薩有多少朋友呢?答案是:所有眾生。所以對我們來說,成為菩薩有點難,我們就先以做好朋友為目標。

有些朋友會說好話,請我們吃飯,但當我們生病,請他們為我們祈禱時,他們可能做不到;需要他們探望時他們也可能不會來,只是打電話來說些場面話。要做到犧牲,需要努力,需要我們離開我們習慣的舒適圈,以及自私的小圈圈,去從事觸動人心的事。所以第三種美德是犧牲,是能做到真正感動朋友並使他們提升。因為我們能做到為朋友犧牲,這個巨大的美德,就會為我們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磁場。
當你能理解好朋友的三種美德,你就能漸漸地了解到,菩薩道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友誼之上,因此,成為好朋友是修行菩薩道的第一步。
今天的Dharma Espresso 就到這裡。祝你們有個快樂幸福的一天。
謝謝收聽!
(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