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三大士
善無畏
善無畏(西元637~735年)梵名意譯作淨師子,又稱無畏三藏。為密教祖師之一,與金剛智、不空,並稱開元三大士。
為東印度烏荼國人,屬剎帝利種姓,釋尊季父甘露飯王之後裔。
師於十三歲依父親佛手王的遺命即位,兄弟們不服,起兵相爭,他於平亂之後,讓位於兄,決意出家。
先至南印海濱覓得殊勝招提,修習法華三昧。又由水路搭乘商船,遊歷中印諸國,密修禪觀。
及到摩揭陀,訪國王,王妃原是他的女兒,他們瞭解到善無畏捨位出家的經過,大加敬重,由是名聲遠播。
他曾把自己所攜傳國寶珠施給那爛陀寺,裝飾在大佛像的額端上。
後歸依寺內以禪、密著名的長老達磨鞠多(即龍智三藏),研習密教,受到鞠多的賞識,
將總持瑜伽三密及諸印契完全傳授給他,得了灌頂,號為三藏。他又周行各地,遍禮聖蹟,方便誘化。
唐代開元四年(西元716年),八十歲左右,奉師命東行弘法,攜帶梵本,經過北印迦濕彌羅、烏萇等國,
到了素葉城,應突厥可汗之請,講《毗盧遮那經》,然後再前進通過天山北路,達於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寶應)。
因為他的聲譽早已傳至漢地,唐睿宗特派僧若那和將軍史憲,遠至玉門迎接。
他於玄宗開元四年(西元716年)到達長安,被玄宗禮為國師。先住興福寺南塔院,後遷西明寺;
玄宗並嚴飾內廷道場,尊為教主。開元五年,開始在西明寺菩提院譯出《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一卷,沙門悉達擔任譯語。
寫定進內之後,即有敕令將帶來的梵本全部送藏內廷。從此他便注意另訪未譯的密典梵本。
先有江陵無行求法,遊歷南海、東印、中印各地,曾住大覺、那爛陀等寺聞法,並訪求梵本。
學畢回國,途經北印病卒(見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所將梵本,由同行者帶回中土,存於長安華嚴寺。
善無畏和一行同往選取前未譯過的重要密典數種。開元十二年,他隨玄宗到洛陽,於開元十三、十四年間,
在奉先寺譯出密教之根本聖典大日經(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由善無畏口述,一行記錄而成。
後由一行編纂,並加以註釋,稱大日經疏,凡二十卷。
師為將密教傳至中國之先河,與金剛智共同奠定密教之基礎。
此外,尚譯有蘇婆呼童子經(三卷)、蘇悉地羯囉經(三卷)等密教重要經典,並介紹灌頂之修行方法。
又大日經內之密咒,皆寫出梵字,逐字以漢音對譯。此係因密教重視文字,為求念誦、觀想精確,故創此例。
由此可知師當時傳授密教,已同時教授梵文拼法,開始講求「悉曇」之學,此為我國佛教史上值得重視之事。
師亦擅長工巧藝術,相傳其自製模型,鑄造金銅靈塔,備極莊嚴;其所畫曼荼羅尤為精妙。
師於開元二十年表請歸國,未得准許。二十三年得病,十一月七日示寂於洛陽大聖善寺禪室,世壽九十九,法臘八十。
玄宗甚表哀悼,追贈鴻臚卿,葬於龍門西山之廣化寺。肅宗乾元元年(西元758年),於塔院側建碑,其弟子李華撰文,
付法弟子有寶思、一行、玄超、義林、智嚴、喜無畏、不可思議(新羅僧)、道慈(日僧)等。
http://www.budaedu.org/doctrin/t01.php
金剛智
金剛智 (梵語:Vajrabodhi,669年-741年),音譯跋日羅菩提,漢傳密宗的祖師,開元三大士之一,主要弘傳金剛界一系。
金剛智是南印度摩賴耶國人,婆羅門種姓,從小就聰穎過人。十歲時在那爛陀寺出家,依止寂靜智師學習聲明。
十五歲時前往往西印度,用四年時間學習法稱論師的著作,然後回到那爛陀寺。
二十歲時受具足戒。花六年時間學習了大小乘各種戒律。
接著又學習了南宗《般若燈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著作。
二十八歲時,在迦毗羅衛城,跟隨勝賢論師學習《瑜伽論》、《唯識論》、《辯中邊論》,歷時三年。
三十一歲時前往南印度,當時龍樹菩薩的弟子龍智年事已高,金剛智在而後的七年時間裡,
依止龍智三藏學習了《金剛頂瑜伽經》、《毗盧遮那總持陀羅尼法門》等大乘經典,以及各種五明論著,並受五部灌頂,顯密通達。
辭別師父龍智後,金剛智回到中印度。由於南印度大旱,應其王邀請,金剛智前去祈雨。
而後國王為金剛智專門建造寺院。三年後,金剛智前往師子國瞻禮聖跡。回來後,準備前往東土。
在東土
國王派人護送金剛智,並帶上了許多的經典梵夾,以及許多珍寶。從海路經師子國、佛誓、裸人等二十餘國,
歷經艱險,歷時三年,719年 (開元七年),終於到達廣州海面,節度使派數百船隻前來迎接。
次年初,到達東都洛陽,而後在兩京傳教。先後在慈恩寺、薦福寺、資聖寺、大薦福寺等處,或建立壇場,或翻譯經典,度化四眾。
741年 (開元二十九年),金剛智在洛陽圓寂。743年 (天寶二年),在西龍門起塔。
維基百科
不 空
不空(705年—774年),譯名不空金剛,梵文阿眸恪·瓦折羅(Amoghavajra),原籍北天竺,一說獅子國(今斯里蘭卡)人。
唐代高僧,幼喪父,隨叔父至中國,師事金剛智,奉命至天竺及獅子國求密藏,玄宗天寶五載再入唐,加號智藏國師,
居京兆大興善寺,譯出密部經七十七部。自玄宗迄代宗,皆為灌頂國師,官至鴻臚卿,封肅國公。
不空為中國密宗創始人之一,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
不空是其受灌頂的號,他名智藏,或稱不空智。生於西元705年(唐神龍元年),幼年出家,
十四歲在闍婆國(今印尼爪哇)遇見金剛智三藏,隨來中國,720年(開元八年)到洛陽(此據《貞元釋教錄》卷十五。
另據趙遷《不空三藏行狀》說,他是西域人,幼隨舅父來中國,十歲周遊武威、太原,十三歲遇金剛智)。
開元十二年(724),年二十歲,他在洛陽廣福寺說一切有部石戒壇受比丘戒。此後十八年中學習律儀和唐梵經論,並隨金剛智譯語。
開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詔許金剛智和弟子回國。但金剛智從長安到洛陽時就生病,于同年八月三十日圓寂,
不空奉金剛智遺命,仍想前往天竺。這時他又奉敕朝廷的命令,齎送國書往獅子國(斯里蘭卡)。
他先到廣州率弟子含光、惠銎等僧俗三十七人,攜帶國書,於十二月附昆侖舶,經訶陵國(在今爪哇中部),
未滿一年到獅子國。當時獅子國王因不空是大唐來使,殊禮接待,把他安置在佛牙寺。
不空遂依止普賢阿闍黎,請求開壇重受灌頂。他和他的弟子含光、惠銎同時入壇受學密法,前後三年。
他並廣事搜求密藏和各種經論,獲得陀羅尼教《金剛頂瑜伽經》等八十部,大小乘經論二十部,共計一千二百卷(依不空於774年奏表)。
後來,不空要回中國,獅子國王屍羅迷伽(戒雲,719—759)請附表,並托獻方物。
不空遂同使者彌陀攜帶獻物和梵夾等回唐,于天寶五年(746)到達長安。
最初,他奉敕在淨影寺從事翻譯和開壇灌頂。天寶九年(750)又奉旨放回本國,但不空到韶州時得病不能前進。
天寶十二年(753)因西平郡王哥舒翰的奏請,玄宗又降敕將不空追回。
他到長安保壽寺休息月餘後,即又奉詔令往河西。不空遂到武威,住開元寺從事灌頂譯經。
天寶十三年(754),又征安西法月的弟子利言(有《梵語雜名》一書傳世)來參加譯事。
肅宗至德元年(756)徵召不空入朝,住興善寺開壇灌頂。後來長安被安祿山的軍隊攻陷,不空仍然秘密派人和肅宗通消息。
因此至德二年(757)肅宗還都以後,不空備受皇帝的禮遇。
乾元元年(758),不空上表請搜訪梵文經夾加以修補,並翻譯傳授,得敕許將中京(長安)慈恩、薦福等寺,東京聖善、長壽等寺,
以及各縣的寺舍、村坊,凡有舊日大遍覺(玄奘)、義淨、善無畏、流支、寶勝等三藏所帶來的梵夾,都集中起來,交給不空陸續翻譯奏聞。
這是唐代梵夾一次大規模的集中(在興善寺)。後來會昌五年(845)唐武宗滅法,大興善寺被毀,大批的梵夾也就損失了。
在肅宗還都以後十七年中,不空得到朝野的傾心崇奉,廣譯顯密經教,灌頂傳法,教化頗盛。
晚年(766)使弟子含光到五臺山造金閣寺,繼又造玉華寺,並奏請于金閣寺等五寺各置定額僧二十一人,自後遂成為密教重心。
大曆九年(774)示寂,世壽七十,僧臘五十。唐代宗敕贈“司空”,更加“大辯正”的諡號。
建中二年(781),德宗敕准不空弟子慧朗在大興善寺為不空立碑。
不空的弟子很多,在他赴獅子國以前已有弟子含光、惠銎等人。
諸弟子中,不空認為能盡傳五部之法的除早亡二人外,僅餘六人(時稱六哲),
即金閣寺含光、新羅惠超、青龍寺惠果、崇福寺惠朗、保壽寺元皎和覺超。
其中惠朗年最長,不空歿後,繼他的法位,教授後學。又疏勒人慧琳也是不空弟子,撰有《一切經音義》一百卷,
廣引內外典籍,詳釋梵漢名義,對於經論的解詁、正字乃至外典的考據、輯佚都有很大的貢獻。
又當時大德如良賁、潛真、法崇等也都參與不空譯場,承受法義,造作注疏。
中唐諸帝如玄宗、肅宗、代宗、德宗(時為太子)都曾依他受法灌頂或參加譯事,其餘王公大臣都對不空的譯經傳法盡力護持。
翰林待詔趙遷撰有《不空三藏行狀》,說他居灌頂師位四十餘年,受法門人約萬計,由他授比丘戒的弟子也有二千人,
因此他也是說一切有部的一代戒師。
佛教貢獻介紹
關於不空的思想和學說,可以注意的是,他自幼來華能夠通曉中國的語文和文化,這個優越條件是歷代來華的譯師所少有的。
當時佛教中各宗競立,密法漸行,有一種要求抉擇統一的趨勢。
不空長期住在中國,對於這種情況有很深的認識,所以從他的譯述中可以看出,他正是以畢生的精力從事這種努力,
並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雖然他在後代人的心目中是一位密宗的祖師,
但他的譯述並沒有獨尊密法抵抑顯教的意思,不過認為真言門的修行證果比顯教為速而已。不空的譯籍可以分為五類:
顯教類
《般若》、《華嚴》、《大集》三部大經包含了大乘佛教的主要內容,其“譯漢”工作在不空以前基本上已經完畢。
不空特改譯《仁王般若經》二卷以發明般若餘蘊;又重譯《密嚴經》三卷以溝通《華嚴》、《勝鬘》等經;
又重譯《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八卷以抉擇大集法門。
又佛教的顯密經典以及歷代中印傳說,都認為中國漢地是文殊菩薩應化之域,不空因此重譯《文殊師利佛刹功德莊嚴經》二卷,
以加強這一信仰。此外,還譯有《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稈喻經》一卷、聖者鬱楞伽造《大乘緣生論》一卷、
《佛為優填王說王法正論經》一卷、《大方廣如來藏經》一卷、《大聖文殊師利贊佛法身禮》一卷、《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贊》一卷。
這幾部經論的譯出對於當時佛教中流行的幾個重要句義(範疇)象緣生、正法正理、如來藏、法身等都提供了經典性的根據和解釋。
雜密類
所謂雜密一般是指金剛界和胎藏界兩部法以外的密部經軌,
但這是在金、胎兩部法特別受到推崇以後所立的名稱,不空時代還沒有確定這一說法。
對於雜密法門,不空不但非常重視,而且為提高它們的位置作了很大的努力。
他在返唐之初(754),曾特別提出《金剛大道場經》一系裡“一字佛頂法”的各種經軌加以譯述。
其中觀想由日輪出生本尊,這和胎藏界的觀想蓮華上月輪以及金剛界的觀想月輪中蓮華的意義都有所不同。
事實上,日輪觀在佛教顯密經典中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傳統,而月輪觀則是在金、胎兩部法興起以後才普遍的。
不空在《三十七尊出生義》中,以為從釋迦(能仁)的普賢金剛性海中流出三十七尊,而以頂輪法為“勝絕唯一法”,
可見他對於這一系法的推崇。另外,可以歸入本類法的文殊咒藏各法,不空也廣事翻譯,如焰曼德迦法、金翅鳥法、摩利支法等。
金剛界類
金剛界法是不空早期從金剛智研學的重心,也是他後來發展所學的基礎。
據不空所譯《金剛頂十八會指歸》,金剛界法只是初會中的一部分內容。
不空曾選譯初會一分為《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三卷,其全經四千頌到宋代施護才完全譯出為三十卷。
不空另有《三十七尊出生義》、《不空心要》和《金剛頂經義訣》(殘)等述作,都屬這一類。
從印度佛教密宗發展的過程看,金剛界法的觀想組織是後來流行的各種秘密瑜伽法門的重要依據。
但自金剛智於西元701年學得本法起,以後百餘年間其內容一再變化。
如不空所譯經文就和金剛智所傳不同,而西元774年前後到烏荼國王寺從灌頂師達摩吉栗底(法稱)
受瑜伽教法的罽賓人般若,來華後所譯的《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又和不空所傳有別。
大樂類
以《般若理趣經》為本源的大樂系密法,在不空的譯述中也特別值得注意。
他所譯關於本類的經、釋、儀軌共有十多種。當時代宗也從不空受學此法,其受到重視可想而知。
《般若理趣經》的翻譯雖從玄奘開始,但經末咒文早由波頗密多羅(626來華)傳與玄模(見《法苑珠林·咒術篇》)。
又《理趣經》末的咒也已收入阿地瞿多的《金剛大道場經》抄譯本《陀羅尼集經》中。
《金剛大道場經》十萬頌本在西元535年以前成立,所以《理趣經》咒的傳世是很早的。
《理趣經》的義理是《大般若經》中實相般若一分的略要,所以菩提流支的重譯本即題名《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經》,
般若實相就是法界,所以本系法中以表示周遍於器世間和有情世間的法界身普賢金剛薩埵為本尊,
同以他受用身的毗盧遮那或持金剛和自受用身(智法身)的四面毗盧遮那或金輪佛頂為本尊的法門相比,意義上更深入一層。
大樂系的法門和西元八世紀中到我國西藏地區的蓮華生、無垢友等所傳授的大圓滿,
以及印度超岩寺後出的大手印法門在理論和修法上都一脈相通。
而且大圓滿和大手印都別稱實相般若,而大樂金剛薩埵的修法也別稱大印法門,足見它們在義理上有共同的淵源。
雜撰類
不空譯述一百一十部共一百四十三卷(依《貞元錄》)的顯密經軌中,
有他和當時天文家楊景風共譯的《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二卷,
為後代密宗所常用,其中具見印度當時的一般天文星曆的知識。
此外還有《金剛頂經義訣》一種(殘),據說是他赴印以前的著述,也為後世密教所誦習,
他還遺有奏表若干篇,由圓照集為《表制集》六卷(兼收不空弟子表文)。
從這些遺表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國文學的修養也達到很高的水準。圓照並稱讚他“冠絕古今,首出僧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