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住內觀 毗婆奢那禪修 / 01325釋天竺 雄力尊者

01325.只要我們有身心的存在,那必然就會運作色、受、想、行、識的活動,那這些活動就會生起身心內在的某種感受的存在。例如: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不管這些是愉快的、不愉快的或者是中性的感受,只要有身和心的存在就會有疼痛、敗壞、疾病及憂悲惱苦等。

所以我們生命的存在是無法讓身心的感受消失,只有我們不貪或者不瞋的時候,而且保持著覺知與智慧,我們才能讓身心不生起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對於身體所發生的狀況而產生心裡的感受,只要我們能夠處於有覺知與智慧的狀態,那感受就會只是感受不會產生愉快或不愉快。

179.我們在經文中的譬喻說明,柱子代表有漏法,而被綁的牛只是一個概念,能去掉結、去掉繩,就不會被繫縛於柱有漏法。假如沒有實現離垢的智慧,我們會認為這個概念是真的;但是實現離垢的法眼之後,會知道形成障礙的是在柱、在繩,不是在牛,真正了解到因有結、有漏法,所以才有被綁的牛。

能用智慧了解有柱、繩的存在,但被綁的牛這個概念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法,就如同以出世間智慧了知「有集法者,悉皆有此滅法」,有集法就有滅法,所有的緣起法都是滅法,了知緣起法中只有結、有有漏法的存在,但沒有「我」的存在;如果緣起中有「我」的存在,就未實現離垢的智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