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心及如何修心-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 / 恆長法師 慈悲服務社

恆長法師20170928 晨間開示
何謂心及如何修心
大家早安!這是今天的開示。
有人問說:何謂心和如何修心?修心是怎樣呢?我們常常聽到心這個字,在佛家來說是妄心。妄心不是虛妄,是二元的意思,心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有主體和對象,是起初的思想。在佛家當談到妄心就是這個心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有一個對象,因此人們才發現我們世人最常用的兩個東西,就是情感和思想,簡稱為情和想,佛稱之為妄心,妄心並非意指胡思亂想的事,事實上是提到二個特徵:感情和理智,這是最初的觀念,之後佛陀才開始教誨,正因為情和想我們才有內心世界,內心世界是主體,永遠都有一個對象,主體和對象令我們難以認知真心,現在我們有一個新的名詞:真心或是true mind 或是Absolute mind.

如大家所見,從二元妄心到真心是我們每位佛教徒的修行道路,從佛陀時期和在那之前,這是一個胚胎的哲理,在印度是如何超脫五層去殼的哲理,在佛教叫做五陰或是五蘊,是一些積聚、重疊,比如大家放一本書在下面,上面放一盒餅,在那盒餅上面又放了一個枕頭或是棉被等等,堆疊一堆東西之後,就找不到那本書了,因為上面的那些東西已經把書本埋葬了,這本書代表真心,上面的那些東西叫做蘊。
佛陀將五蘊區分為:1.色:身體的經驗。2.受:情感的經驗。3.想:觀念,思維的經驗。4.行:習氣、習慣的經驗。5.識:認知、覺知的經驗。之所以叫做經驗是因為只有主體才有經驗,對象並沒有經驗,只有我們有經驗,他人沒有同樣的經驗,所以五蘊是佛陀在很久,很久以前已經談過的主題,我們知道為什麼我們常常使用五蘊,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可以令自己與其它法門和諧的方法,因為這是佛陀已講過的法門。

楞嚴經更進一步寫五蘊,云五蘊應該稱為五陰,是五個黑影。陰是黑影,例如是烏陰天、樹木遮光也叫做陰,五陰或是我們剛剛提到過的色、受、想、行、識。楞嚴經云這五個陰是五層覆蓋,並非五種東西如五個黑影遮蓋下面的太陽,現在要讓陽光如何穿透這五層,我們才能解脫、找回真心,這就叫做修心。

修心是修真心,如何修以散發真心的內心光明超越這五層,例如:1.身體:如果你沒有生病就算了,但如果生病了的話,你肯定會想到真心、想到修行,想到坐下來修六臂觀音法。2.感觸:如果你正在生誰的氣,打賭你也不可能可以坐下來說:Ok!我現在來修光明!這是很難的。3.思想:當你的頭腦想到這部影片或那部影片,就是你的思想正在想著種種事情,無法坐安靜,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寂靜,這個思想非常強大,所以每一種都令我們難以坐安靜。4.習慣:假如我們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習慣,每天我們都很難早起修行,晚上也不願意晚睡五分鐘、十分鐘來修行,這樣的話,我們永遠不會有修行的習慣。

修行的不可思議是從我們開始找到時間、改變習慣、改變思想、改變情感、感觸、改變觀念和最後改變身體。說是修心,事實上是我們修所有一切的事情,從身體到感觸、感情到習慣、思想等等,大家看到這並不是容易的事。

佛陀更邁進一步,佛說:你等要知道六根,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思維,知道六塵以及外在的境界,就是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形骸、聲音、舌頭上的味蕾、身體的觸碰和頭腦中的觀念。任何時候根與塵都有識,識就是剛剛我們談到的識蘊,是認知和覺知。這個認知永遠都要依著根和塵,難以去除。所以要有禪定,才能穿越執著於根和塵,例如我們的眼睛任何時候都執著在形骸和美色,因此要有一個修行的方法,以超越這一切萬事,根才不陷於塵。

現在我們修行是已經很複雜了,以前我們叫這個心是妄心,但現在我們修行是要如何修以能展現真心,或許你會說:師父,我常常胡思亂想。如果會胡思亂想,現在就思考正確吧!這樣的話,也叫做修心,但這只是修相對的方面而已,並不是修發展真心。有時候大家會說:以前我常常會生氣、仇恨。那好,沒關係,現在就開始修心吧!修愛、原諒、止、隨順、通暢。如這樣的修行,會令嗔恨心不再卡在二元。

因此,我們永遠有二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我們如何修以讓思想不陷於二元。第二個部份,是如何修以展現真心。這般的修行,才真正是依佛家所說的修行:發展真心和轉化妄心。妄,不是虛妄,而是二元。到此,希望大家能認知到心於何處,心不是在任何地方,如果它是在二元,就是我們所說的妄心,而在真心,就是我們在發展內心的自在光明,是我們要發展的內心光明。
感謝大家的聆聽,祝大家有美好的一天,品嚐咖啡法,能越來越歡喜、越來越醒悟。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