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意”修持的這個“作意”當中 / 南懷瑾
 
“作意”修持的這個“作意”當中,能夠達到四個情形,四個標準:

第一點,能夠“修習如是作意”,譬如我要念佛,因為“作意”這個理透了,正思維,念佛可以念到一心不亂,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是”,這樣“作意”。

第二點,因為作意正思維修,“遠”離一切分別心的“煩惱”。

第三點,“又能練此作意及餘”,譬如念佛,或者觀一個明點,或者觀白骨觀、不淨觀,你所觀的這個境界,練習到絕對清明,達到目的,達到什麼目的?“一止三明六通”。

第四點,因為作意專修,“令後所生轉更明盛”,作意修止觀,譬如修念佛,真念到了念佛三昧的境界,乃至說即身見佛,淨土現前,甚至於即身成佛;即身成佛、即身見佛也都是作意的成就,所以“令後所生轉更明盛”。

文。南懷瑾
圖。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