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觀音-正法寺(岩間寺、石間寺) / Sam Liu魔王
西國三十三所第十二番
正法寺(岩間寺、石間寺)
本尊:千手觀音
秘佛開帳時間:看心情
(雖然2009年因為花山法皇一千年忌、2010年因為西国三十三所結縁御開帳,各開帳一次。但在這之前的開帳卻是在1990年,然後1990年的前次開帳是江戶初期,共差了365年!)
為何侘寂之美是「不完美的,無常的,不完整的」?
日本平安時代隨筆文學《徒然草》中的一段感嘆為我們完美詮釋了箇中原由:
「若無常野的露珠不消,鳥部山的雲煙常駐,而人生於世亦得不老不死,那麼萬物的情趣安在?正因為世間萬物無常,唯此才是妙事呀!」
因為大乘佛教有所謂的「煩惱即菩提 生死即涅槃」之說法,
而這種概念傳到日本佛教時便產生了「本覺思想」。
因為眾生本具佛性,所以當下就是開悟的顯現!
故本覺思想崇尚自然與本來風貌的事物。
可能是一草一木,也許是蟲鳴鳥叫?
雖然看似無聊無趣,但這其實無一不是佛性的展現!
甚至包括了時間的流轉,四季的變換,也就是「無常」……
所以享受無常也是美好的,因為它們都是開悟的境界。
這樣的自然觀用佛教術語來表達就是「草木成佛」!
而說起「草木成佛」,
那可千萬不能跳過西國三十三所的正法寺,因為他們家的桂樹竟然會誦大悲咒呢!!
正法寺是由泰澄僧正所建。從《元亨釋書》來看,泰澄自小就佛緣深厚!
例如:5歲時就會用泥巴捏佛像、11歲時被路過的道昭和尚發現,竟然「頭現圓光,覆以寶蓋」?
熟知真言宗歷史的朋友們,有沒有感覺這兩段故事很熟悉呀?
對啦,後來平安時代的空海大師的童年也是這樣展現神蹟的!
所以到底誰學誰?呵呵,誰懂呢XD
後來泰澄14歲時又夢自己身坐蓮臺,而且旁邊還有位沙門和藹可親的告訴他:「汝知否我是汝本師也?住在西方,汝所坐蓮者觀世音所持之花也,汝可以比丘形施十一面利生普照之德。」
從這故事中也可知泰澄被認為是觀音化身,而且是十一面觀音。
既然他是觀音化身,那住在西方的沙門肯定就是阿彌陀佛啦!
所以後世為何泰澄僧正與日本的「白山權現信仰」會畫上等號?
因為「白山權現」其實是日本的「九頭龍信仰」,而在神佛習合後,「九頭龍」等同於「十一面觀音」。
所以正法寺的伽藍神當然非「白山權現」,也就是「白姬龍神」莫屬。
畢竟跨越石川和岐阜兩縣的白山,與富士山,立山並列為日本三大靈山之一,信仰遍佈全國各地,所以神道藉由佛教抬高地位,佛教藉由神道狂接地氣,形成一種雙贏的局面。
OK,回到正法寺的緣起,長大後的泰澄當然延續小時候的佛緣,時常夜入越知峰巖洞繼續苦修,《元亨釋書》說他「澄不言晝夜風雨。長時行道禮讚。其苦勤殆非人力之所能。」於是終成一代大師,而且是以修驗功力著稱的大師!
正因如此,後來元正女皇因為生病,特別召請泰澄從加賀國來為之修法。
當他成功為女皇祈禱病癒成功後,在返回加賀國時正好路過岩間山,
赫然發現此山中有一株桂樹竟然發出誦大悲咒的聲音?
在大感驚奇之餘,於是便奏請女皇在此建寺,並用此桂刻成千手觀音,並將元正女皇的金銅小念持佛放入觀音體內,這就是正法寺的由來。
那這尊觀音有多靈感呢?有則故事是這樣說的:
滋賀三井寺有位僧人名為釋叡効。他常聽聞石間寺(也就是正法寺的古名)觀世音很靈感,便決定入山前往正法寺苦修!
釋叡効每天早上讀法華經三千部、晚上禮拜觀音三千拜、六時修法華密供。
就這樣過了三年,他決定「投身供佛」,於是從正法寺西南方的一株大桂樹旁,往下一跳縱身入谷!!
沒想到才剛跳下去就有一位神人用衣袖將之輕輕扶起,
像帶著降落傘,飄呀飄的平安落地?
於是釋叡効又爬回剛剛投身處,再往下跳!
結果還是像羽毛一樣,飄呀飄的無事發生?就這樣釋叡効跳了三次,都沒成功去死。
「難道觀音覺得我時間未到?」
失望的釋叡効只好放棄尋死,回去滋賀三井寺。
沒想到朝廷聽聞如此神奇之事,竟將釋叡効封為僧官?
魔王想,觀音應該是覺得釋叡効既然有此無畏心,以有用之身行利生之事不是更好?
而據說正法寺西南方的那株大桂樹,就是當初那株會念大悲咒的桂樹後代!
目前已經是三代目,由於1934年的室戶颱風被吹斷,現在被移植到正法寺大殿的右前方,由於新幹呈兩幹合抱的姿態,所以也被稱為「夫妻桂」。
又據說這尊觀音被稱為「流汗觀音」。
因為祂每晚都會去136個地獄救苦,所以回寺時都汗流浹背?
看來下次去正法寺時,帶箱運動飲料給觀音補充水分是必要的XD
除了被稱為「流汗觀音」,還被稱為「雷除觀音」。
這是源於泰澄僧正曾在加賀國的上山寺,曾用法術抓到為幫助好朋友土地神的土地不被佛寺搶走,於是打雷破壞塔剎的雷神。
於是泰澄規定雷神從此不能在此方原十里內打雷、又山上缺水,泰澄讓雷神用爪子挖出泉水,所以這尊觀音又稱「雷除觀音」,正法寺也變成日本的雷除道場。
正法寺雖然寺境不大,但畢竟是崇尚山林修行之泰澄僧正所建立之道場,
氛圍鐘靈毓秀自不用說!
也許當年日本有名的俳諧詩人「松尾芭蕉」住在正法寺時,正是因為這種感覺,才在此確立了自身的俳句之道,並對著寺旁的小池做了「古池冷落一片寂,忽聞青蛙跳水聲」的名句吧?
而正法寺作為古代山林修行僧的痕跡,其實可從峰脈來看出端倪!
第十番三室戶寺-〉第十一番醍醐寺-〉第十二番正法寺這三個峰脈正好是相續的!而正法寺在以前也是醍醐寺的末寺,是日本修驗道往來頻繁的聖所之一。
這也呼應我前面所說的「西國三十三所」的組成要素:
1、 觀音靈驗。
2、 山林修行道場。
所以有興趣探索古代修驗道如何入山?如何越嶺?
不妨可試著從正法寺境內走古道前往下一番的石山寺,也許別有一番風味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