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祖師信仰與「俗名」之考證 / 台郡清水寺

清水祖師,本籍為福建永春鄉〈古稱:桃源〉小姑〈為今福建省永春縣岵山鎮鋪上村〉人士,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由於在安溪清水巖修道,被尊稱為清水祖師。民間俗稱「祖師公」或「祖師爺」。
隨著安溪移民來台,清水祖師的信仰在台灣也蓬勃發展,在台灣,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共計有壹佰多座之多,尤其台南市四鯤鯓龍山寺,明末開始奉祀「清水祖師」,迄今歷三百四十餘載,稱「全臺首建開基清水祖師廟」。並且為促進兩岸宗教文化交流,該廟並擇於二年十月九日起至十一月三日共二十六日,連續舉辦「清水祖師遊台巡香」及「二清水祖師文化季」等系列活動。安溪清水巖「清水祖師」聖駕本尊將率眾巡狩全台各地、屆時預定循小三通路線並經金門本地返抵福建安溪清水巖,舉行入火安座盛典。
在金門地區,據20092月由金門縣政府出版,黃振良老師所編著之《金門寺廟教堂名錄》中所述,在地區主祀清水祖師的廟宇共有三座,金湖鎮小徑-鏡山岩、金城鎮古區-太文巖寺以及烈嶼青岐-清水祖師廟,其中以烈嶼青岐-清水祖師廟規模最為宏偉,另外湖井頭祖師公廟〈又稱李府將軍廟〉亦奉清水祖師。
惟有關清水祖師之俗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依據宋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十二月邑令陳浩然撰寫之《清水祖師本傳》〈劉公銳口述、邑紳薛繕〉所載:「祖師生於永春縣小姑鄉,陳其姓,普足其名也。幼出家於大雲院,長結庵於高泰山,志甘槁薄,外厭繁華。聞大靜山明禪師具圓滿覺,遂往事之。道成業就,拜辭而拜辭而還………」。光緒間楊浚編寫的《四神志》中的《清水巖志略》亦記載:「神〈指清水祖師〉姓陳,名普足,永春縣小姑鄉人………」。另外全台鯤鯓龍山寺開基清水祖師廟亦載:「北宋高僧,清水祖師,誕生福建永春小姑鄉,陳其姓,普足其名也」。
《清水巖志》記載:清水祖師俗名陳普足,原籍永春小岵鄉文溪人,生於宋慶歷七年(一四七),在家鄉出家,精通佛理素孚眾望,人稱麻章上人。元豐六年(一八三)來到蓬萊駐錫張巖,續修寺宇,遂改張巖為清水巖。他常雲遊閩南各地,為人施醫濟藥,祈福除疾。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五月十三日,上人於寺內端然坐逝,葬于巖后,為其藏骨塔定名為「真寶塔」。后地方官紳奏請封為「臨應大師」,嘉定三年(一二一),又加封為「臨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世稱「清水祖師」。
其餘諸如:相傳清水祖師俗姓陳,名應(一說為陳昭或陳昭應),字善足,北宋仁宗慶曆四年正月初六誕生於福建省泉州府永春縣小姑鄉,卒于建中靖國元年五月十三日,享年六十五歲。陳應自幼在大雲院出家,因不堪寺院的虐待,於是到高太山結茅築庵,閉關靜坐,後經大靜山明松禪師指點,參讀佛典三年,終於悟道。明松禪師授他衣缽,並告誡他:「我佛最大功德,就是行仁,是故要捨棄萬緣,以利物濟世為職責」,陳應就在麻章施醫濟藥,普救貧病,麻章人士尊他為「麻章上人」。
經查公元二○○三年三月『福建省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譜志編審委員會』所出版之《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所載:清水祖師俗姓陳,名榮祖,實係永春小岵南山陳氏開基始祖陳弘元〈號校尉〉之第九世孫,〈按:金門縣金沙鎮斗門陳氏開基始祖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進士-陳大育〈官居宋御史大夫〉亦為陳弘元之第十二世孫〉。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云:陳榮祖〈清水祖師〉,少時出家為僧,法號普足,坐逝于安溪逢蓬萊清水巖為佛,佛名清水真人,世稱「清水祖師」。清水祖師其太祖父陳瑊,北宋元豐二年〈1079〉已未特奏名進士,曾祖父陳彥聖,宋紹聖四年〈1097〉進士,祖父名禮,號南壽〈1086─1159〉,宋贈太常卿,生有五子,曰樸、模、機、權、楷。
其父名機,字介行,號一齋,博學多識不仕,遁入「文章山」讀書研易,卒後與清水祖師之母洪氏,合葬于小岵鎮岭大路下〈即今永春縣桃城鎮德風村土名旦岭  坑尾〉,碑文曰「大宋小姑南山先祖陳公、妣洪氏墓,清水真人立」;伯父名樸,字端行,宋乾道五年〈1169〉進士;二伯父名模,字中行,宋慶元二年〈1196〉年進士;其四叔權〈又名秘〉,武舉人;五叔楷,紹定五年特奏名進士;胞弟夢得,宋寶慶二年〈1226〉特奏名進士。
是以,據前揭之岭證,爰可確知清水祖師俗姓陳名榮祖,而《清水祖師本傳》及其他文獻中名「普足」實際上是法名,非其俗名也。
依據《閩書》、《永春州志》記載:普足,永春人兒時牧羊,持齋頌經。《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亦云:公兒時持齋頌經,日常與山下牧牛子遊戲,日暮念經牛自知歸。據查現今在福建省永春縣岵山鎮南林山仙硿巖即為清水祖師兒時牧羊與遊戲之地,仙硿巖位於岵山鎮區南林山半山坡,始建于唐朝玄宗年間,明嘉靖五年被知縣柴鑣所毀。因此,福建省永春縣岵山鎮南林山仙硿巖旅遊區籌建會在二○○三年重建,完成之主殿為石木雕結構,面積約400平方公尺,主要供奉清水祖師。
《泉州府志》、《清水巖志略》云:『清水乃宋禪師普足道場』。清水巖,位於福建省安溪市蓬萊鎮,草創於北宋元豐六年(一八三年),斯時唯草庵數間,極為簡陋。迨宋元佑七年(一九三年)清水祖師主持改建巖宇,略有改觀。巖宇嗣又逢兵亂遭焚,並經屢次改建擴建 ,一九六一年被定為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清水巖遭到嚴重破壞。一九七五年僑胞李月等捐款修建巖宇,此後,海內外紛紛熱烈響應,慷慨解囊,徹底之整修,始有現之宏觀。
「清水祖師」在世因功績顯著,惠及於民,載在祀典,自南宋孝宗隆興二年至南宋寧宗嘉定三年(一一六四~一二一)數十年間,四次榮受宋朝廷敕封「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徽號,德施於民,八字綸音,享譽至極,宋天子之敕牒影響民間對「清水祖師」之崇拜熱潮,因其「凡所祈求無不響答」廣施惠澤,有求必應,從此「清水祖師」成為安溪人及閩省闔境最為信賴之「真人活佛」與保護神祇。最終謹將安溪清水巖之楹聯抄錄於后:
八字綸音馳宗室;     衍派桃源,溯本支此師是祖;
一泓清水肇桃源。     化身佛國,流恩膏有水皆清。
參考文獻:
一、台南市四鯤鯓龍山寺暨「清水祖師遊台巡香管理委員會」報導。
二、《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福建師範大學  林國平  1999.12.
三、金門寺廟教堂名錄》,黃振良編著,20092月,金門縣政府。
四、《永春小岵南山陳氏譜志》,陳氏譜志編審委員會,20033月,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聯誼會出版。

FROM:http://www.kmdn.gov.tw/1117/1271/1274/185239?cprint=p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