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煉不二 (上)-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 / 恆長法師 慈悲服務社

恒長法師20170919晨間開示
如何修煉不二 (上)
大家早安,這是今天的開示。
在佛家常提到不二,在《華嚴經》不二這個字是一個很崇高的哲理,對於做菩薩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這個哲裡也是非常著名,因為慧能禪師也常談到不二,慧能禪師是禪宗的第六位祖師,是在中國大陸的一位禪宗祖師,禪師直接影響到宣化老和尚的教法,也是直到今日傳承下來給我們的教法。

當談到不二,我們談到很高超的哲理,同時也是我們宗派的傳統、精髓。何謂「不」?「不」為不是的意思,「二」為二的意思,「不二」的相反是「二元」,二元就是有兩件事情、兩個頭、兩個地方。談到這個「二」字,應該是談有我,也有他人,何謂我或自我?我就是時時刻刻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我對他錯,我們會找盡辦法證明他人是錯的,但這個背後的動機是為什麼我們要去尋找,是因為我生氣、憤怒;我因為他人所說的話而難過;我心裡不好受,所以現在要想盡辦法找出他的過錯,儘管對方沒有錯,我也要證明他是錯的,找出對與錯的理由是因為我生氣,我為什麼會生氣呢?是因為我有個「自我」,我生氣是因為感到憤怒沸騰,有一件事情、一個動力讓我無法可以能夠等待,猶如在體內一直燃燒的火,要把火噴出,要找到理由、藉口把火噴出, 這個藉口就是我是對,而他人是錯;我永遠是有理,而他人是無理;我是受害者,是他人令我痛苦;我是受虧者,而他人是坐在上面;我是需要愛卻沒得到,而他人卻得到愛,就是我們任何時候都感到心中憤怒沸騰,它是在背後一直推動的黑暗,所以我們永遠是對,他人永遠是錯;我是好人,他是壞人,有了背後燃燒的火,還要有個藉口,某個讓我可以生氣、比較的藉口。有了比較,就必然有對與錯,我不斷比較,腦袋不斷轉動,生氣是早已存在心中,是非理智的事,所以我們難以走出二元,達到不二,因為我們都證明自己是對,他人是錯。

說實際一點,我們如何走出對與錯呢? 如何達到不二?我們要看見背後造出二元的根源,這個根源就是非理智、生氣、嘔氣,這些過於強大,找到了之後用來與他人做比較。我們的腦袋會比較自己與他人,而非理智是在潛意識,比較是在意識,我們找出這兩個之後,就發現自己非常輕鬆,所以當發生讓我們很生氣的事情,這只是一件小事情而已。

我們到一個小吃店,一群好朋友去吃東西 我們預訂16號桌,當抵達時卻發現被人家佔用了,突然間我們非常生氣,怒氣滾滾,假如又看見坐在那桌的人,又是以前與我們打心結,於是我們更生氣,我們會說:「看吧!他就是這麼瞧不起我,我是受害者,他就是這麼瞧不起人。」這個理論一直存在。這個生氣是一種嘔氣,是自己永遠不能接受的,我們有100個理由讓自己要生氣,所以在這種情況,我們要先微笑,看見了鬼,也要笑,我們先笑,再來溫和的教育。教育什麼呢?教育自己要溫和,我們要教育自己,讓對與錯消失了,所以要笑、溫和,要教育自己,而不是教育他人,要輕鬆、改變自己,令沒有了他人是錯、我是對的比較,自己是受害者的這個想像,是一個非常恐怖、非常強大的趨向,令我們無法走出二元。

腦袋裡時時有個恨與討厭,無法原諒,都會找出一個藉口來讓反擊以洩恨,所以洩氣、洩恨、非理智、嘔氣、無法控制的事,抹殺生活的美好,令我們時時都處在二元,無法進入不二。談到不二,並非談到任何高超的事情,好比如何修行以沒了主體和對象,沒有了對立,讓我們完全處在自性光明,並非遙遠的事,只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二。

總而言之,我們如何做以去除生氣、憤怒、時時比較的態度,證明自己是對,而他人是錯,我們必須要改變,在要爆發前要先對自己微笑,輕輕鬆鬆的吸一口氣,然後微笑、 溫和、教育自己,就是要對自己說,以改變姿勢、動力。在修行中嘔氣、賭氣是最可怕的個性,叫做不理性、不合理,容易生氣、賭氣,一旦爆發是沒辦法檢查,無法可以控制住,此時想要修煉舌頭也都來不及了,想要修煉眼睛也是來不及了,耳朵只接收我們所爆發憤怒的言語,所以這就是我們陷入於二元之故,說的好聽是卡在二元,其實是陷入於喜歡生氣、賭氣、恨、仇的個性,我們一直持守這種個性,縱使我們不對他人做出任何事,它仍然會越來越強大,就是任何地方都可以爆發出來,動不動就不滿意,不滿意就賭氣、嘔氣,就這樣持續反覆。

因為我們沒有對它做出什麼事,沒有把它趕走,不認知它,所以叫做喜歡,我們隨著它亂轉,它讓其他人痛苦,他人告訴,我們也不要再聽,是因為生氣,在洞底深處的生氣接管了我們。因此,修行是如何化解非理智、潛藏的力量。
感謝大家聆聽如何讓自己返回不二的課,透過今天的開示,希望大家能夠很快樂!很覺醒!
(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