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胝觀音-上醍醐•准胝堂 / Sam Liu魔王

西國三十三所第十一番
上醍醐•准胝堂
本尊:准胝觀音
秘佛開帳時間:5/15〜21

✽由於明天要出任務,所以今天先來更新一下進度。
在還沒介紹「上醍醐•准胝堂」前,
且容魔王先來向諸位看倌科普一下「准胝觀音」,
畢竟雖說「西國三十三所」有三十三位觀音,但其實以數量的排名上來看:
第一名是「十一面千手觀音」有12家。
第二名是「十一面觀音」與「如意輪觀音」並列有6家。
第四名是「千手觀音」有4家。
第五名是「聖觀音」有3家。
最後一名則是「馬頭觀音、不空羂索觀音、准胝觀音」各1家。
所以這三位吊車尾的觀音,我們更要投以關愛的眼神,才是雪中送炭呀XD

「准胝佛母」又被稱為「七俱胝佛母」。
為何這裡魔王用「准胝佛母」稱呼祂,而不用「准胝觀音」呢?
因為准胝佛母究竟是否為觀音的一種?
這在不同的宗門與流派都有不同的聲音……
例如日本天台宗的安然和尚就將祂歸類為「佛部」。
而真言宗雖將祂列為「六觀音」之一,但其實內部也是眾說紛紜。

准胝有「小泉、小池」的意思,所以又被翻為「清淨」。
「七俱胝」是「七億」,稱為「佛母」,並不是代表祂是七億諸佛的媽媽,
而是指准胝菩薩的三昧能出生諸佛之智德莊嚴。
或因「准胝佛母乃從毘盧遮那身流出,故准胝真言即是諸佛內心自證之法」之意。

BUT!

雖然此佛母非彼佛母,但日本的老百姓一聽到「佛母」這個字眼,
就直覺聯想准胝一定是位「母愛爆棚」的「媽媽菩薩」?
所以對祂特別親切,認為具有「子授、安產」等寶貝孩子的功德。
(但其實准胝佛母的功德比較偏向主打延命增壽啦!)

從造像上來看,漢傳寺院(包括日本)的准胝菩薩以「三目十八臂」為主流。
只是又從《佛說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的觀想法來看,
求不二法門-觀兩臂。求四無量心-觀四臂。求三明六通-觀六臂。
求八正道-觀八臂。求十波羅蜜圓滿十地者-觀十臂。
求如來普遍廣地者-觀十二臂。
求十八不共法者-觀十八臂。
但其實准胝佛母甚至可以多達84手,
既然具備多手救度眾生的功能,又與觀音的慈悲面容相同,還特別疼愛孩子?
這也難怪被視同為觀音了。

醍醐寺是於874年由「聖寶理源大師」開建。
那為何當初聖寶選擇來此開山呢?
首先,聖寶雖是真言宗「小野流」的開山祖,但同時也是修驗道當山派的祖師。
傳說因為他非常仰慕修驗道始祖「役小角」山中修行的事跡,於是也仿效他入山專修,但卻在途中被病纏身,讓他痛苦難耐……

據說當時聖寶誦唸准胝咒,並夜夢准胝觀音告知:「孩子,宇治郡笠取山有三世諸佛及醍醐經加持的靈水,你趕緊去沐浴吧,沒毛病^^」

於是聖寶連忙趕到山上,但山那麼大片,誰知道靈水在那裡呀?
此時忽然有位老翁路過,拍拍聖寶的背,並指著地上的一片湧泉:「來找靈水的吧?地上那片湧泉就是嚕。」
老翁還怕理源大師不敢喝,自己先衝過去舀了一口喝下去,大喊:「哇,真醍醐味也!」

聖寶喝完水後,老翁又問:「小夥子,看你這身打扮,是個修行人吧?」
聖寶:「是的,正想學習役小角前輩而入山苦行。」
老翁:「那真是太有緣啦,偷偷告訴你,這個笠取山頂可是個佛菩薩與諸天善神雲集之地,非常適合修行呢。」
聖寶:「就算我想在此修行,但這地又不是我的,怎能說住就住呢?」

此時老翁哈哈大笑:「實不相瞞,這座山是我管的,看你如此有心,就送給你修行用吧!」
原來這位老翁是「橫尾明神」,而橫尾明神也從此成為守護醍醐寺的地主神。

這就是醍醐寺有名的靈泉「醍醐水」的由來,只可惜現在這個「醍醐水」由於取水困難,已經於2018年9月14日先暫時停止販售了,該不會是橫尾明神退休了吧??

而現在的醍醐寺境分為「上醍醐」與「下醍醐」。
「上醍醐」就是當初聖寶喝水的笠取山頂, 當時聖寶大師建造時,只有安置準提與如意輪觀音的小堂宇、但由於理源大師曾為皇室之後嗣問題修「准胝法」大靈驗,(這招真的亙古以來屢試不爽,台灣南部有寺廟也是聽說法師能保佑得子因而興盛)

於是在皇家的信仰與支援下,907年增蓋了「藥師堂」與「五大堂」,上醍醐的規模基本完成。之後則陸續往山腳下建「釋迦堂」、「五重塔」等等等,是為「下醍醐」。

也就是說,醍醐寺位於笠取山,而准胝觀音堂位於笠取山頂的「上醍醐」。
所以古人要來西國三十三巡禮時,要先爬到下醍醐,再從下醍醐走一個多小時的艱困山道到上醍醐!?
難怪在1939年前「准胝堂」是西國三十三巡禮中最難行的「NO•1」!!

但可惜的是1939年准胝堂因山中失火燒毀,雖於1968年重建,卻又在2008年被雷火燒毀!
所以現在的准胝觀音改於下醍醐的大講堂中供奉,而大講堂也因為觀音的入住而改稱為觀音堂。

在文章的最後呢,魔王也趁醍醐寺這「上、下醍醐」特殊地形向大家分享一些「西國三十三巡禮」的心得:

第一次來「西國三十三巡禮」的朋友們,由於時間的關係,可能都抓10~12天的時間一次巡完,因此常要一天要跑3〜5家寺院,每間寺院頂多只能待一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這對於擁有龐大寺境且文化豐富的寺院來說,真的太可惜了……

就拿醍醐寺華麗的一面來說吧:它本身擁有收藏無數秘寶的「靈寶館」。
有歷代住持退休的居所,內設豐臣秀吉打造的名庭之「三寶院」。
醍醐寺的櫻花景也是很有名,畢竟是豐臣秀吉辦「全國賞櫻」的展場。
另外觀音堂的外廊,還有絕美的「弁天堂」,碧綠如茵的水面,高聳著一座小巧風雅的廟堂,一座朱紅小橋搭起仙凡間的連繫,絕麗的弁才天女正端坐於池中。

而想回歸聖寶大師修行原點之人,
則可以沿山路攀登至上醍醐,感受當時聖寶入山之艱辛,也能體會山寺那種離世脫塵的氛圍。
所以如果時間允許,最好是能好好待在這充分的感受兩種醍醐寺之美,
當然,如果會害你被老闆炒魷魚,還是趕緊拍拍屁股走人,
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下次再來玩就好^^

最後呢,就來分享一下這次魔王冒死進入靈寶館拍攝的照片吧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