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戒定慧 / 恆長法師 慈悲服務社

恆長法師20171020晨間開示
戒定慧

各位師兄師姐好!這是今天的Dharma Espresso

在佛教,我們首先要學習的是三無漏學,也就是戒定慧。
無漏,意思是不再有苦難、痛苦、悲傷,或生死輪迴,我們不再失去功德,而當我們悲傷、生氣、不開心、嫉妒、仇恨的時候就會失去功德。因此,三無漏學是最基礎的課程,我已經教過好多次。在今天的Dharma Espresso 我將複習幾個要點來提醒大家記住。

 

三無漏學包含戒,定,慧。這三個層次跟技能的生活、藝術的生活、道的生活這進化的三個階段非常密切,同等重要。

所有我們所做的事情都要從技術開始,一直到感覺習慣上手;一旦我們對這門技術熟練,它就成為藝術;對它精通的時候,我們就達到道的境界。而達到道的境界時,我們就能把它擴大到生活中的所有面向。對初學佛的行者來說,戒是遵循的規矩和法規,定是心靈的平靜,慧是由定得到心靈的清澈,這是最常見的定義。

 

佛陀曾經舉過一個例子:
當你準備點燃蠟燭時,旁邊的風很大,你會用你的手擋風;當你擋住前面,風從後面來;當你擋住後面,風從旁邊來;當你擋住旁邊,風又從下面來。你該怎麼辦?你要把它拿到室內,關上門擋住風,如此就可以保護燭火。這封閉的房間就像戒或規則,隔絕了外面的風。風一來,燭火就會閃爍不定,在封閉的房間裡燭火能穩定地燃燒得更強更亮。這強度跟亮度就是定、慧的結合。定是平靜穩定的火焰,慧是亮光或澄澈;這兩者永遠是一體的。

 

這是三無漏學最好的例子,是佛陀親自教導我們修持的最基礎佛學原則。

如果我們更深入研究,我們會看到這個燭火的例子就像我們本有的智慧。在燭火能發亮前它必須先點燃;如果沒有燭火,就沒有光。所以第一件需要我們去做的就是展現菩提心,要展現菩提心則需要先點燃火柴來點燃燭火;有了菩提心,就有戒律。展現菩提心是什麼意思?就是要讓自心更加清晰,因為大部分生活中的痛苦是源自缺乏清晰的心。

 

有一位師姐問我一個有趣的問題:師父,我在店裡做生意的時候要如何修持戒定慧呢?
我告訴她:戒是規矩與法規。你開店的時候,要先知道賣什麼商品,販賣的程序,依據市場定價不要定太高或太低,不要太貪心,要幫員工制定清楚的班表跟責任義務,如果他們沒有把工作做好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如果他們表現很好會有什麼獎勵?每個員工都要清楚知道他們的專職,依照具體的工作系統來做,要有每週及每月的規劃。請問你如何管理你的收支?

 

當我問到收支這個問題時,她傻眼了,說:哦,這樣嗎?我只是順其自然在做。
我回答:哦不,你要為你的販售系統跟方法定下清楚的規矩及規定。把做生意系統化,你要清楚地規定誰做哪個工作,評量工作成果。工作的規劃要提前一個月或一年做好,你也要知道有多少貨品可能將來會改變。如果有清楚的計劃,未來就不會產生問題,你的生意就能平順地經營。

 

她問我: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計劃平順地進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回答:我們說了規矩、清楚的經營系統、商品的收支、盤點等等,現在我們需要說說定力,什麼是定?你做生意的目標是什麼?
她說:我只是想要更富有。
我問:在富有與快樂之間,你要選擇哪一個?
她答:我兩個都想要。

 

我說:這個情況,你就必須瞭解到,如果你想要快樂的話,你就不能只是在售出商品後感到快樂,而要在銷售的同時就要快樂。為什麼你做生意的時候就要快樂呢?因為這樣的話,顧客會感覺到你的誠實,他們會覺得你的價格公道,可以信任你跟你的商品,如果商品有問題他們以後可以拿回來退,如果他們有問題他們可以向你詢問。一個成功的生意是跟顧客的滿意度息息相關的,所以要讓顧客開心,取得他們的信任,讓他們願意成為你的老主顧。為什麼他們會成為你的回頭客?因為他們覺得你很好,很貼心,值得信賴。

 

所以各位師兄姐現在知道了,對顧客而言,當你帶給他們歡喜、信心與信任,這就是定;而對你的員工,則按照工作系統給予他們公平對待。如此一來,你就能散播歡樂給你的員工與顧客。

在佛教中,禪定的喜悅經常被提及,那是什麼意思?就是禪坐能創造喜悅,當你很開心地做生意,那表示你做得非常好。如果你的快樂是因為你騙了一個顧客買了一個高估價格的商品,那這不是禪定的快樂。禪定的喜悅來自買賣雙方的歡喜,以及店裡每一個人的歡喜。

 

如果你的商品有合理的標價,你的顧客把你當朋友般地信任你,跟你無所不談,那麼你就達到禪定了。如果我們總是貪心想要賺更多,這就不是禪定。如果你散播信任和歡喜給顧客,那麼你在經營商店做生意的時候,就是在修持禪定了。你們看這有多棒?禪定不只是在一處靜坐,禪定是我們在做生意時不是總想著賺錢,而是當我們面對合夥人、員工及顧客時,分分秒秒都感到歡喜、溫和與平靜。這麼一來,你就不會失去功德,也不會有痛苦。

 

第三是智慧,什麼是智慧?智慧就是從我們的心散播出歡喜與光明。意思是我們需要為顧客創造一個信任與歡喜的文化,同時我們也要創造一個具備可預見性的環境,讓員工更容易掌握流程,這樣他們也會知道我們是可預計、可信任的老闆。我們不要每天換流程跟計劃,當我們的生活有個系統以及清楚的哲學,文化就會自動形成。如果我們的商店也是這樣,自然地隔壁的店也會學,因為他們注意到我們的生意有多忙,然後再隔壁的店也會跟著做。漸漸地,整個市場都會開始跟隨這個歡喜、快樂,充滿信任與誠實的生活文化。

 

當我們做生意,我們不只販售商品,實際上是分享我們的歡喜給所有上門來的人。當我們結束對談時如看電影般回溯所有的事情,會發現我們跟其他人的互動是很有意思的。無論我們是顧客或是店家,我們都能清楚地看到,生活就是跟他人分享歡喜、快樂以及誠實,因此我們需要在經營生意時修持戒定慧。以智慧創造出信任、歡喜與誠實的文化,我們不需要說謊。

 

我們可以經由建立營運系統、與員工顧客的互動中修持戒定慧,以此來創造經營的文化,並帶動市場風氣。在我們周遭的人會看見散播信任、歡喜與誠實等的價值,我們也就在日常生活中傳播了佛法。

今天談的是做生意的戒定慧,下一次我將跟你們談另一個領域。

感謝你們的收聽!祝你們有個快樂與覺醒的一天。
(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