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觀音42手眼修持-手放下 – 阿育王 1 / 恆長法師-慈悲服務社
恆長法師20180106a晨間開示
手放下 – 阿育王 1
各位師兄師姐早安!這是今天的Dharma Espresso。
今天我要說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故事。在登上王位以後,他把一個小國擴張成佔領現今大部分印度版圖的孔雀王朝。他的影響很大,不是因為他的傳說,而是因為他的文化。他在公共場所放置許多刻上課文的柱子提供人民閱讀,這些課文包括了不只佛法,還有社會與道德,如五戒,十善…等等。因此他備受尊崇,在傳播佛教的努力上也受到歷史肯定。
在有關他的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是說他是一個又醜、脾氣又壞,很暴力的男人,他不是長子,所以當他們的父王頻頭娑羅去世時,他的兄長蘇深摩本該成為王位繼承人,但究竟蘇深摩是如何被殺害?而阿育王又如何得到王位?
至今仍無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因為阿育王極具野心、好戰,是一位強勢的統治者,不斷想征服新的土地,擴張領土,使得這個帝國經常出兵征戰。這個權力慾可能是導致蘇深摩,以及其他不願臣服,或反對孔雀王朝出征路線的家族成員被殺害的原因。
但是,在出征羯陵伽國時,發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改變。本來可能有更多的戰爭與殺戮,但據歷史記載那是最後一個戰役,一個讓阿育王結束征討的戰役。羯陵伽國是一個繁榮、獨立、擁有許多知識分子與智者的共和王國。傳說中,當阿育王征服羯陵伽國時,羯陵伽國人壯烈抵抗,但最終失敗,數十萬的人被屠殺,15萬人被俘虜為奴隸或監禁。
攻入羯陵伽國那天,阿育王前往戰場視察,他在成堆的士兵屍體間走過,看到母親哭喊著尋找孩子,孩子痛苦地尋找父親,妻子悲泣地尋找丈夫。見到殺戮造成如此巨大的動盪與痛苦,這位國王的性格與態度開始改變,他宣布:“我不再征服土地,而是征服人心。我將把信仰帶給所有人,不再傳播我的權力。”
這位國王從此展開新生。是誰影響他最多呢?是他的妻子,她是一位佛教徒,介紹他很多佛學的教義與哲理,讓他了解五戒以及兩性平等的先進觀念。這些佛教的見解及實踐已經在印度開展,但是佛陀生在公元前五世紀,阿育王生在公元前二世紀,當時的佛教還很年輕,所以佛教的影響還不是太深遠。
在當時的印度,如何能征服人心?一定要用最高的哲學,最進步的文化,最文明的社會。而佛教是一種平等對待、充滿愛心的文化哲學,不同於婆羅門教階級服從的文化。
阿育王將愛與慈悲的文化,帶入政府的管理與行政系統中,這個德政讓他得到了數位很重要的追隨者。此外,他最為人所知的革新是將佛教的法教雕刻在柱子上,放置在村莊中心或市區裡人民會經過、閱讀的地方,以此將佛教推廣普及,稱“阿育王柱”。佛教的推廣以及仁慈平等的治理方式,幫助這個政權在他去世後得以再延續50年。
殺死親人來爭奪王位的傳說很多,在古代這是一種典型的情況。然而這個故事之所以引起我的興趣,是阿育王面對殘酷的殺戮產生巨大的震撼後,如何發自內心同情他人苦難而開始轉變,這個改邪歸正的故事。
從邪惡的本質轉變為同情苦難,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這個故事的主題。
要找到觸動我們,使我們覺醒的事情並不容易。我們經常在聽到別人的苦難時覺醒,但更多時候我們看不到他人的困難,只看到他們的缺點。我們經常因為別人的言語而生氣,卻忘了他們的言語其實反應出他們的痛苦。
記住一個重要的諺語:“ 如果你有傷痛,你也會令人傷痛;你沒有傷痛,就不會帶給人傷痛。”
如老子所說,我們有太多煩惱,也會造成他人煩惱;如果我們無法信任,也會造成他人疑心。
因此,讓其他人的痛苦來感動我們的生命,而不是他們的不好行為。去看、去聽、去感覺他們的痛苦,而不是總想去評斷、藐視、譴責、控訴,如果我們能做到,心識就會提升。這個能改變的能力就存在種子字DA裡 ,這個象徵手放下、隨時可以放下所有壞處、打開所有美好與清新的種子字。
感謝各位收聽這個長篇故事。祝你們有個喜悅、平靜與覺醒的一天。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