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第四步驟】/ 信堅
____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

「空」謂仍舊用功到「覺所覺」覺到空之境界。「覺」謂能空「覺所覺覺到空」之空智,由此空智,而空彼能覺所覺,若妄覺未空盡,空覺未極圓時,空覺性上有未極圓之空相在,亦有知未極圓之空心在;此宛然有能空心生,即是八識中第七識種子,名為生滅根元,處在行陰區宇中,是為能空與所空,二俱宛在,若住此空,吝惜空理,不肯放捨,即是愛理之法愛,還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參究能空依靠誰?究而極之,則空相滅,知空相之心亦滅,空覺高極圓滿時,稱「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即解空結,破行陰,超眾生濁。
.

意識滅,五根對塵,洞然照了,不起分別,故觀諸山河大地,猶如明鏡照物,應物而現,亳無分別,而不黏於心,唯一精明真心,此想陰盡,生滅法之根元體性「行陰」從此 披露,得見十方十二類眾生之生滅,畢竟克盡其類,為六色根和五塵境依正二報之究竟轉變之開關,以幽深隱微之習氣生滅為行陰根本。如定中人不免爪生髮長,仍 是清擾細遷,故知盡生而不盡滅,仍在行陰邊際,而一切滅定,都不是究竟。今由反聞定力,使幽深隱微妄想的第七識種子習氣,都不再擾動,如波瀾滅,化為澄 水,而歸於元澄湛寂之第八識,則生死因盡,眾生生死果滅。
.

行人皆已得正知,凝明正心,但餘迷未盡,執著生滅之元的行陰為勝性,故起計度,亡失本修,並不知行陰盡後,還有識陰,識陰盡後,才是 不擾不動之真如;故於其能觀八萬劫眾生事之悟境起迷執,落入斷見、常見,或亦斷見亦常見,或執有執空等狂解邪見,以為是涅槃,認妄為真,惑菩提性;或證六 欲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境界,卻妄計為常、樂、我、淨之涅槃,而成各種外道同類。皆由行人於行陰上用心計度,由自心邪思惟而墮自心之魔,非由受先外 道之教所致,自作深孽,未證言證,自言登聖,即成大妄語,墮無間獄。故行人不許於行陰上用心求得,或有所得,亦不以為究竟。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不起妄計,則可以銷息邪見。心魔不起,一味精研,無諸障礙,直趨無上之道。
.

文/信堅
圖/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