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聞法時應避免的三種過失、六種垢染、五種不持」】/   王鋒靖


~ 節選自索達吉堪布 譯講《入菩薩行論》第一品第二節

.
三種過失:
.
1
、耳根不專注的過失。
聞法時耳根一定要專注上師所講的法義,不能隨隨便便散亂於其他的地方,不然的話,就像把水器扣在地上,你在上面倒了多少水,裡面也是一滴也不存,同樣,有些人一邊插著耳機聽佛法,一邊聽一些別的音樂,這種態度能不能接受佛法呢?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聽法時一定要專注上師到底在講什麼,特別恭敬地一直聽。
.
2
、心不專注的過失。
聽法時心一定要專注,否則,上師所講的法語不可能在相續中獲得,就像一個盆子的底是漏的,任你在上面怎麼倒水,全部都會漏光、一點也不存留,同樣,講課的時候不管你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去聽,每一句應該記在心裡,銘刻於心。
.
很多人看其他上師的光盤時,邊看邊吃飯說話,就像對待世間的光盤一樣,這種態度是得不到法益的。當然,我並不是說學院裡有這種情況,這個范圍大家一定要清楚,我平時所說的「網絡」、「電視」只是針對外面的人,學院的紀律非常嚴格,如果用這些,就會被開除。外面的人在運用電視或網絡時,如果一邊做事一邊聽法,效果肯定不好,因為前面的內容還沒有聽懂,一下子就過去了,中間斷章取義地了解一點,這是根本不完整的。所以,依靠現代設備來接受佛法的人,你們最好先把家裡、單位的事情全部處理完,然後空出半個小時,把門關上,不要跟其他不信佛教的人一起,應該創造一個自己的小范圍,或者跟金剛道友在一起,專注地聽MP3或者看DVDVCD,這樣才會真正獲得佛法的利益。我看外面的很多居士,行為確實不太如法,只不過把學佛當作一種享受,或者只是一個交代而已,佛法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也不好說。
.
3
、雜煩惱的過失。
聽受佛法的過程中,如果你對別人生嫉妒心、嗔恨心、貪心,經常起各種妄念分別,和別人胡言亂語,說些沒有意義的話,聽法時心不在焉,這些都叫做雜煩惱。我們聽受佛法時,要把其他的瑣事全部放下來,在這個時間裡如理如實地聽受佛法,若能如此,聽法才有一定的功德,所以,每個人最好把自己的聽法威儀擺正過來。
.
..................
.
六種垢染:指傲慢、不起信心、沒有希求心、外散、內收、厭倦。
.
1
、傲慢:
聽法的過程中不要有傲慢心,不要認為上師所講的、輔導員所講的,我自己也講得來,於是在別人講法的時候,擺出一副傲慢相。
.
法王如意寶、麥彭仁波切(文殊菩薩的化身)、宗喀巴大師、薩迦班智達等高僧大德,他們在別人面前聽法時,也是非常的恭敬,因為對方講的是法,所以一定要恭敬。有些人以前看過、聽過《入菩薩行論》,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但從某些行為來看,我覺得你們不一定真的懂。我本人在法王面前聽過四次《入菩薩行論》(包括講義和頌詞),剛來學院時在堪布嘎多面前也得過頌詞的傳承,還有在其他堪布面前聽受,加起來可能有七、八次了;為他人用漢文講過三遍,藏文講過四遍還是五遍,盡管如此,我想如果現在有一位自己很有信心的上師要傳講,我還是很樂意聽的,因為裡面的很多道理我都不懂。但有些人並不是這樣,某些比我還笨的人,認為自己非常非常精通《入菩薩行論》,原因是他以前看過一遍講義。昨前天有個人打電話對我說:「我看過你的那個講義,現在不聽可以吧?」我說不聽肯定可以,但心裡想:光看一個講義是不行的,如果只看講義就可以的話,藏文有二十多本講義,相當一部分我都看過,《大藏經》大概有八到十本講義,如果看一遍就可以了,歷代的上師們也不用一次又一次地傳講了。其實,我們的傲慢心根本不容易發覺,所以在聽受佛法的時候,最好把傲慢的包袱全部放下來。
.
2
、沒有信心:
對佛法一定要有信心,就像印光大師講的那樣,佛法依靠信心而獲得。
.
3
、沒有希求心:
如果沒有希求心、沒有一點興趣,不要說佛法,就連世間上的一件東西,也是不可能得到的。正是因為對佛法的希求,以前的高僧大德寧願越過火海刀山,尋求佛法而得成就,如今我們有這麼好的條件,隨隨便便就能聽聞佛法,大家務必要珍惜,因為這種緣分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
4
、外散:
聽受佛法時心不能往外散,因為凡夫人沒有斷掉自相續中散亂的種子,色聲香味一出現,心馬上就會往外面去,往往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所以聽法時一定要專注。
.
5
、內收:
有些人在聽課時一直打瞌睡或者昏沉,看他的表情也是迷迷糊糊的,這樣聽佛法能不能獲得法益呢?肯定不能。不要說佛法,就算在世間的學校裡,學生上課打瞌睡,老師也應該拿棍棒來「啪」地打一下(眾笑)。
.
6
、厭倦:
聽法時應該要苦行,如果講的時間稍微長一點,比如我今天就延長了五分鐘,下面有人便不耐煩了,不停地看表,「為什麼還不下課」、「為什麼還在講啊」,這種生厭煩心也是沒有功德的。所以,上師在講法的時候,不管夏天也好、冬天也好,都不能有厭煩心。不過,學院裡的大多數人我確實非常佩服,那麼早就去輔導,冬天那麼冷在外面背書,聽說有些喇嘛天還沒亮就在路燈下背書,尼眾那邊早上背書的人也特別多,求法時確實需要這樣的苦行,這是我非常高興的事情!
.
..................
.
五種不持:持文不持義、持義不持文、上下錯謬而持、顛倒而持、不能領會而持。
.
1
、持義不持文:
只能抓住一些意義,對詞句根本不知道。有些人這樣講:「背書有什麼用啊,我把內容理解就可以了。」但內容是依靠詞句來表達的,如果沒有詞句的話,內容肯定講得不清楚。我們這裡有些人能把好幾部論典背下來,他們在講法的時候,原文的整體框架全部了然於胸,但如果沒有背過的話,大概內容可以抓一塊,但實際上是不完整的,所以必須要依靠詞句。
.
2
、持文不持義:
對詞句方面,比如辭藻學、音韻學、詩學特別歡喜,只能了解一些詞句,不能通達它的意義,就像我們聽歌詞一樣。
.
3
、上下錯亂而持:
本來佛經論典中的內容是不會上下錯亂的,但我們把上面的內容加在下面、下面的內容加在上面來理解,就是上下錯亂而持。
.
4
、沒有領會而持:
佛經中有四種意趣、四種秘密,了義、不了義等差別,如果沒有通達其中的真正意義,就是沒有領會而持。
.
5
、顛倒而持:
比如,佛法本來是斷除煩惱的根本,但你反而執著它是世間快樂的因,這就是顛倒而持。
.
..................
.
今天簡單介紹了一下聞法規律,在聞受《入菩薩行論》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按照這些如理如實地行持,遠離三種過患、六種垢染、五種不持,還有依靠四種想:『把上師作醫王想,佛法作妙藥想,自己作病人想,認真修學佛法作治病想。』加上《華嚴經》的這四想,我們聽受佛法就會非常圓滿了。
.
圖:尊貴的 索達吉堪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