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最高心法】/ 科學禪定

【禪定最高心法】

在從凡夫到成佛整個修習禪定的過程中,只要你能感知到一個“知”的內容存在,比如一開始的“清清楚楚”、或尋或伺、或覺或觀、或無尋無伺,都不是“知”本身,都不是“究竟”。只有捨棄任何的尋、伺、無尋無伺,剩下那個舍不掉的東西,就是“本心”了。

.
進一步來說,“無尋無伺”也是一種境界,而只要有境界存在,就肯定不是本心。本心就是那個知道“無尋無伺”境界存在的那個知道。實際上,邏輯性的描述到此截止,不但“無尋無伺”的境界需要你去感知與體驗,最終那個能知道這個境界存在的能知之性,也只能被感知而不能被描述。
.

為什麼“知幻即離”是貫穿于修定始終的最高心法?
.

第一、從另一方面來看,在修定上,“知幻即離”就像清除妄想的掃把,而“尋與伺”的過程,就像是對這掃把的運用。所以只要“本心”上還會“泛起”妄想,這“掃把”的作用就必不可少。所謂“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

第二、一開始的“知”是指那個能知之性;最後一個“知”也是指的那個能知之性。而在禪定修習中,為什麼會對“知”有不同的體驗呢?很簡單,隨著“定力”不斷增強,對“本心”體悟也會逐漸強烈,體驗到的境界當然也會有差別。
.

第三、在修習禪定過程當中用的所有方法,都是最終用來體驗到終極“知”的腳手架。最關鍵的一點是,與搭建樓房腳手架有本質的差別是:“知”的腳手架,本身就是“它自己”,即“菩提本非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總之,“知幻即離”是貫穿始終的修定心法。如果你能夠一路“知”下去,“知”到一個“無所不知,又無所知”的境界,你就契入了“真如”——亦名諸法實相,而最終覺悟! 
.

回答一個問題:修習禪定為什麼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呢?
.

有人將“修禪入定”理解為“修靜入定”,意圖通過“入靜”修入到“妄念不起、覺心不動”的定境當中。所以就在心理上的“平平靜靜、鬆鬆垮垮”中進行修定,向著目標“靜念相續”行進。結果,許多人真的就將“心”壓制平靜下來,最終只能是因太“入靜”而入睡了。實際上,這樣就犯了一個“南轅北轍”的簡單錯誤,會直接導致“永不入定”。那麼,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呢?
.

很簡單,“修禪入定”用另一種說法是“修淨入定”。所以禪定不是入靜而是入淨。“心”要乾淨,當然要清除妄想才能使之“淨”。而人的心不但是亂,而且無明妄想都很頑固,只有十分用力才能將之清除。所以就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才有能力將之清除掉了。
.

那麼禪定的整個過程,總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定境”是高度聚焦的意識狀態。這樣的狀態就像是飛機在一萬米高空平流氣層飛行一樣。同時,就像飛機要想進入平流氣層,需要從地面“使勁地”爬升一樣,禪定之初也需要努力將“心” 聚焦到一個高度。當你獲得了一定的“定力”時,你的心就會在“意識高度聚焦狀態中”一直運行下去,而不在需要繼續“爬升”了。而更進一步的修行,就是不斷純化意識的過程(這裏的論述是心理學層面的解釋)。
.

注意:所謂的禪定到一定的階段可以“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皆安然”——就是可以不拘於“行、住、坐、臥”進行禪定的原因在於,一個人可以讓自己的“心”處在一個“極高度清楚境界”狀態下做任何事情的內在能力。
.

進一步說,“覺心不動”、“心不被境轉”是功夫的,不是一種思想上的認知。當然,古代擁有高層次文化的禪師,將其發展延伸成“禪思想”及“禪文化”,給人類帶來了許許多多的益處,同時也演化成了學佛的工具,貢獻是巨大的。但在根本上,你要看到這是禪定的功夫。也是“初益專修,後可隨宜”的具體實踐。
.

再次強調:首先,本次為修入禪定第二階段的起始論述。要理解這裏須以第一階段的論述為基礎。其次,第二階段的論述,打破、否定了前面的一些內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就像我們已經通過梯子爬升到了一個高層面,這時就需要將梯子扔掉,而不是扛著梯子繼續走路是一樣的道理。
.

文.科學禪定
圖.繼程法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