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是修養身心最好的方法之一 / 釋暢懷
靜坐是修養身心最好的方法之一,它非但能治生理上的病,也能治心理上的病,可以說,對一切身心的病均能作根本的治療。
.
身患病者,如:神經表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血氣失調、失眠健忘、消化不良、貧血體弱、陰虛火盛、形容枯槁、消瘦孱弱、肝火旺盛、口乾津少、頭暈眼花、傷風感冒、冬天畏冷、夏天怕熱、從小受傷、風濕骨痛、大便結滯、夜多小便、血壓高、血壓低、肺結核、胃下垂等。心患病者,如:憤怒悲傷、憂鬱煩悶、恐懼退縮、提心弔膽、慳吝嫉忌、忿恨熱惱、精神緊張、性情暴躁、心神恍惚、以及種種情欲悲歡等。
.
中國古籍載述人體內本具治百病之潛能,若患者能有決心,放下萬緣,靜坐日久,當可根治諸等身心的病。
.
靜坐的好處可使人精神充沛、恢復疲勞、心平氣和、增進思考、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免疫機能,進而擧止安詳、頭腦聰慧、反應敏捷、音聲清脆、皮膚滋潤、變化氣質、減少執著。如果工作辛勞,或用神過度,形容憔悻,精神昏昧,若能靜坐半小時,精神便能恢復,面容重獲光彩。靜坐對人的利益豈是藥石所能企及。因此,不論士、農、工、商、僧、俗、道、儒,各行各業各階層,皆宜學之,恆而習之。
.
一般人的生活都非常緊張,致使不少人患上了神經衰弱。此症會令患者甚為困擾,並能影響飲食和睡眠,也不是短期可以服藥治癒的。此症既是精神引發的問題,自然也不能單以外服藥石為功,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始易為力。
.
筆者早年也曾患此症,而且相當嚴重,食睡皆有困難,終日驚惶失措,動既怕煩,靜又覺悶,度日如年。雖求治於中西醫師,卻久未見功效。終求診於上海名醫周某,其診斷結果謂:「起因乃由於牙齒生菌所致,若要痊癒,需將全部牙齒拔除。」我向他解說:「當辛勞時,牙齒表面便生白物,然靜坐半小時,白物便會消失的。」醫師不以為然,並稱:「如果你講經,我就聽你說;現在你看病,就要聽我說。」從此以後,我不再看醫生,終日於寺內拜佛和靜坐。拜佛是動,打坐是靜,一動一靜,調養身心,所謂:「養身之道在於動,養心之道在於靜。」經過半年,病好一半,再經一年,遂告痊癒。故我現今雖在百忙中,也要抽空於早晚靜坐兩次。以前經常患感冒,而今近十年來未見發生,可見靜坐之功實大矣。
.
筆者近鄰有一位楊先生,患此症多年,食欲不振,長期失眠,神經過敏,坐立不安,雖然到處求醫,藥石紛投,迄末見癒。更有醫生對楊先生說:「你根本沒有病。」楊說:「我沒有病,為甚麼花錢來求診,豈不是發瘋嗎?」後常對人說:「我已沒有甚麼希望了,就等死吧!」楊於百般無奈下,經友人介紹前來見我。當時我也在抱恙,我即教他學習靜坐,陪他一起坐,坐後和他一起拜佛。他不是佛教徒,只是想將病治好,而我亦在病中用功期間。如此兩人時而拜佛,時而靜坐,周而復始,動靜相調,約經兩小時之久,他始離去。翌日早上他便再來,對我說:「多月來,每夜只能睡一兩小時,昨晚一睡竟有四個多小時。」他相信這正是打坐之功,往後他即經常打坐。此事距今已十多年了,楊先生身體至今仍健康正常。
.
前年有位馬女士患有嚴重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睡不安蓆。四處求醫,非但無效,而且病況愈趨嚴重,其夫見其藥石無靈,帶她來見我。首先我勸他倆人皈依三寶,然後教她打坐。半年之後,其人身體已恢復健康,體重增加了十二磅,還開設了一間玉器店。
.
又有一位劉先生,是我家鄉鄰村的人,不知患的是甚麼病症,能吃能睡就是不能做事,身體輭如麵條,行走數步便覺疲倦,坐下來也只能支持十分鐘,就要躺下來休息。看病求醫一年多仍末見轉機,病中偶然讀了我寫的《靜坐講義》,便自習打坐,半年後漸見效果,此時適遇我回鄉省親,再教他拜佛以增功效。又復過一年,當我再回鄉時,他已可自己步行兩里路來見我。再經半年的打坐,知道他可以親自建築房屋。由此可知靜坐功效,實在不可思議。
.
學習靜坐,一定要有恆心,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習者必須抱持積極的態度,並以喜悅之心對之。因初學靜坐會感覺心煩意亂,腿部麻木,妄念紛起,枯燥乏味,但若靜坐日久,不單可以降伏妄想,更能發生無窮樂趣,此時便如孔子聞韶,不會輕易欣棄這種輕安快樂,一坐數小時而不願下座。這是絕非世間五欲之樂可以相比的。
.
有人認為打坐是消極的,是出家人的事,非世人所為。其實不然,無論那一個行業,那一個團體,那一個人,假使純是消極而無積極的話,決然無法生存下去。有如世人日間勞作,晚上休息,如果終年動而無靜,或靜而無動,決無生存之理。但人只知身有動靜,不知心也有動靜。身動靜者,工作是動,休息是靜:心動靜者,有思想為動,無分別為靜。一般人工作八小時,其餘時間均可休息,何況於八小時之內也會間歇休息;而心則不然,除在睡眠不思想外,餘時未嘗靜止,況於睡眠之中,仍會有顛倒夢想。由此可知,身靜多於動,心動多於靜,二者不能平衡,所以世人多病。
.
欲想健康長壽,務必把身心協調平衡。除身體恰當運動外,仍要設法多靜其心。身體的運動與方法,大多數人都知其梗概;惟靜心的功夫和方法,世人多未加注意,故筆者略陳所知,供諸有緣一起分享。
.
文.釋暢懷
圖.田旭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