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智緣

0313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 1703觀證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你會生活得更加自在,更加美好。
.

  圓心寺有個得道高僧,十六歲離開父母出家修行。自出家以來,他每天青燈黃卷,早誦晚唱,晨鍾暮鼓,自感沾山水之靈氣,吸佛道之精華,已經六根清淨,六塵不染,了卻了一切塵緣。因高僧德高望重,一時間,使得圓心寺香客不斷,來參禪解悟的人也絡繹不絕。
.

 

  一天,寺裏來了一個青年,想了卻塵緣,皈依佛門,在這裏尋一份清淨,找一方淨土。青年跪在了高僧的面前,說:“師傅,請收下我做你的徒弟吧。”
.

  高僧看了看他,問道:“你真的能了卻塵緣?”

  青年肯定地點點頭。
.

  高僧的心裏突然閃出一個奇怪的念頭,他不相信眼前這個青年能真的了卻塵緣,一心向佛。於是,高僧拿出一個早已蒙塵的銅鏡,遞給青年,說:“佛門淨地,纖塵不染。既入空門,塵緣必了。這面鏡子就像是你的心,如果能擦淨,就請你再來。”
.

  青年拿起銅鏡跪別而去。回到家,淨了身,燃了香,心無雜念,虔誠地拿起銅鏡擦了起來。上面的浮塵輕輕一擦就掉了,然而,有幾個黑色的印痕卻怎么也擦不掉。於是,青年拿出一塊磨石,打磨起來。就這樣,青年起早貪黑打磨了半個月,銅鏡終於光亮照人。
.

  青年高興地拿著銅鏡又來見高僧。高僧看了看,搖搖頭。

  青年很是不解,問高僧:“難道銅鏡還沒擦淨嗎?”

  高僧微微笑道:“你再用心地看看。”
.

  青年拿起銅鏡,看了又看,終於看見了一道印痕。這道印痕若隱若現,如絲線般在光亮的鏡子上。
.

  青年的臉紅了一下,接過鏡子走了。

  青年回到家裏,依然孜孜不倦地磨那個鏡子,無論春夏秋冬,從來沒有停息過。為了心中的希望,青年的手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老繭,腰也坐得如弓一般難以直起。
.

  可是,直到那個銅鏡被磨得薄如蟬翼,那個印痕還是沒有被磨去。

  青年不知道這印痕有多深,拿起鏡子反過來一看,發現那個印痕已經透到了鏡子後面。
.

  青年絕望了,他知道,鏡子上的印痕無論如何也磨不掉了。他想,一定是高僧以為自己沒有誠心,難絕塵緣,才弄了這么一個鏡子來暗示他。青年感到佛光消失了,心裏的那盞燈也熄滅了,眼前一片黑暗。他不禁仰天長歎:“佛啊,看來我今生是與你無緣了。”
.

  而高僧正在打坐參禪,忽然感到眼前出現了兩朵蓮花,一朵含苞待放,還沒有盛開就凋落了;而另一朵看似清淨的蓮上,卻出現了一點汙泥。高僧大吃一驚,想起了那個來拜師的青年,忙派人下山去找。
.

  然而,那個青年已經懸梁自盡了。

  高僧懊悔不已,忽然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燈燃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高僧圓寂時,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最先出現在他腦海裏的不是佛祖,而是他的父母。
.

  高僧心裏長歎道:看來自己也是難了塵緣,近百年的修行仍難成正果,何況那個青年啊。人心如果真的如鏡,除了沒有瑕疵,為什么就不能博大一些呢?誰又能把前塵過往擦得不留一絲痕跡?看來,人是多么需要有一顆寬容和包容的心啊。

  高僧圓寂了。佛祖卻寬容地留下了他,他成了佛。
.

  沒有誰能把前世過往擦拭得不留一絲痕跡。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你會生活得更加自在,更加美好。
.

文/智緣
圖/tumbl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點鐘的痞客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